(4300字)
《拿来主义》(第三课时)课堂实录及评说
实录:毛永秀 评说:林池
实录:
一、 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拿来主义》,在前面两课时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和论证结构,哪位同学能复述一下文章大意?举手回答。(有生举手)
生:本文写于三十年代,谈的是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文章在批判“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拿来”的主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然后采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提出“拿来主义”的正确态度:他占有,挑选。最后重申观点,阐明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师:复述得完整而简洁,很好。我已经给大家布置了思考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外来事物更多更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观点呢?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二、老师主持讨论:
(师依次出示幻灯片上的五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老师引导并作简析)
1. 师:鲁迅先生当时对外来文化遗产是持坚决地“拿来”的态度,时代发展到今天,“外面”的世纪很精彩:有让人心跳的高新技术,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生活,更有那花花绿绿的物质世界。对这些,我们要不要“拿来”呢?“拿来什么呢?(有人迅速举手,师点名回答)
生①:我们当然要拿来,拿来高新技术。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师:回答非常干脆利落,若能略加论证更好。其实我们生活中已经有很多“拿来”的东西,哪位能举几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