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学生文化素质单元过关自测九年级语文(上) 第二单元试题
- 资源简介:
有18道题,约6520个字。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学生文化素质单元过关自测题
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恣睢()祭sì()jié()据狼狈不kān()
nì()烦松懈()殷()红无精打cǎi()
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来要表达的意思。)(4分)
日前,市教育局启动第三届“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评选活动,①将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对“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进行表彰活动。“感动淮安教育十大人物”的候选对象以全市各类学校师生为主,包括关心支持淮安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②本次评选采用群众投票与评委评审相结合,评委由教育系统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
修改①:。
修改②:。
3.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①愿将腰下剑,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⑤参差荇菜,左右流之。。⑥。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⑧。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4.语文综合性(9分)
中国梦,一个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词汇。民族因中国梦而兴盛,国家因中国梦而富强,人生因中国梦而精彩。中国梦,是洋溢在孩童脸上的满足微笑,是澎湃在青年心中的雄心壮志,是播撒在老人身上的和煦阳光。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梦之队”成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书写者。青葱四月,初三(1)班以“走进中国梦”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启了同学们的一段筑梦之旅。
⑴刘兰同学在查阅资料中发现“中国梦”最早出现在700多年前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的诗中。他在元兵压境、危亡在即的时候,写下了《德佑二年岁旦》(二首)。第一首颔联“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抒写了国治民安的政治愿望。《下泉诗》是《诗经•曹风》的篇名,主要表现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你能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吗?
⑵全班同学围绕“中国梦”即兴创作对联,孙春明同学口述上联,他邀请你对出下联,你能对出下联吗?
上联:长城内外中国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梦想,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的梦想,所有的梦想反映的都是追求,体现的都是抱负。请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5.名著阅读(6分)
八年来他一直在从事一项设计,想从黄瓜里提取阳光,装到密封的小玻璃瓶里,遇到阴雨湿冷的夏天,就可以放出来让空气温暖。他告诉我,他相信再有八年,他就可以以合理的价格向总督的花园提供阳光了:不过他又抱怨说原料不足,请求我能否给他点什么,也算是对他尖端设计的鼓励吧,特别是现在这个季节,黄瓜价格那么贵。
(1)文段写的是格列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国名)的拉格多科学院参观时的一个见闻:从黄瓜里提取阳光。在此之前,他游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国名)。
(2)在这个科学院里,格列佛还见识了许多“发明”,请再写出一个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