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学生文化素质单元过关自测九年级语文(上) 第六单元试题
- 资源简介:
有17道题,约4710个字。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学生文化素质单元过关自测题
九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
一、积累运用(33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8分)
yùn( )蓄皱缬()明眸()善睐尘zǐ( )
piē( )见涸zhé( ) tiào( )望取缔()
2.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8分)
①近日,涟水县委县政府启动五岛湖透湖工程建设项目,②这个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涟水的城市。③建成后,外地游客可以从中领略涟水古文化的魅力无穷。
第句,修改:
第句,修改:
3. 综合实践-----广告运用:阅读下面几则广告,完成问题。(9分)
例:喝进去几滴美酒,流出来无数血泪!(交通安全广告)
①三千烦恼丝,健康新开始。( )
②夏天的“凉”友,冬天的“火”伴( )
③我的名声是吹出来的。( 某电风扇广告)
A.你认为①②的主题分别是什么?填写在括号内。(2分)
B.任选①②③两则广告中的一则,对其创意或效果进行评价。(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文名句填空。(8分)
①老骥伏枥,。②,壮心不已。
③,千树万树梨花开。④瀚海阑干百丈冰,。
⑤山回路转不见君,。⑥,为伊消得人憔悴。
⑦无可奈何花落去,。⑧,浅草才能没马蹄。
二、阅读理解(67分)
(一)阅读《醉翁亭记》,完成5~8题。(22分)
甲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文:欧阳修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谓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君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名之者谁,:(2)醉翁之意不在酒:
(3)欧阳修谪滁州:(4)而屡易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