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政治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1小题,约6410字。
辽宁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模块考试 政治
命题人:高二备课组
考试时间: 60分钟 满分:100分
第 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3年,在秦始皇陵发掘出土的新类制的陶俑通体涂有彩绘,上身的彩绘保存较好。 通过观察彩绘,可以看出彩绘涂刷的方向与纹路,考古人员能从这批秦代陶俑新的类制中揭示秦代丰富多彩的杂技艺术及神秘的宫廷娱乐文化。该考古发现佐证了
A.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本质 B.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 D.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2.“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用来“化”自然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人类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C.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3.韩国某外交官说:“如果外国人对韩国歌手有更多的关注,逐渐地他们就会喜欢上韩国……如果他们喜欢韩国,他们就会购买更多的韩国产品。这就是我们试图推广的。”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4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A.科技的进步推动经济文化发展 B.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科技的力量
C.科学技术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科学技术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5.2013年6月26日至29日,“孔子文化世界行”系列活动走进俄罗斯,中华文化与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产生了共鸣。这说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 B.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趋同性 D.中华传统思想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2013年3月22日,甘肃省兰州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教学科研基地在兰州“八办”纪念馆揭牌。兰州商学院在“八办”纪念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教学科研基地有利于对在校学生进行经常性的革命传统教育,并为兰州商学院开展地方党史研究搭建了一个全新平台。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7. 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3年网络热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如:上海法官嫖娼案、北涝南旱、北京最牛楼顶别墅、韩亚空难、冯氏春晚,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
A.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8.目前《牛津英语词典》中有二百余个包含中文渊源的词汇。全球语言监督机构预测:由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文对国际英语的影响比英语国家还大。这说明
①世界各国文化都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经济发展能增强文化影响力 ④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到26日在山东举行。山东省组建了山东剧院联盟,发挥新建场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让人民群众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这是基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