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教学设计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1/4 22:10:3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601个字。

  《空城计》教学设计
  教师:刘龙台中学李娜
  课题:空城计课型:多媒体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学会概括人物特点。
  2、分析课文塑造人物形象所采用的手法,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教学重点】
  分析课文中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位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的细节描写对塑造这两位人物的作用。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开课导语
  《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绝”,关羽被称为“义绝”,诸葛亮被称为“智绝”,那么,“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是如何体现其“智绝”特征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二、品读、分析
  1、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诸葛亮为什么要冒险实施”空城计“呢?
  明确:“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情势危急,逼不得已)
  2、作者是怎样写出当时危急的情势的?
  一是魏兵来速快,出乎意料:“忽然”;气势盛:“蜂拥而来”,“尘土冲天”,“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二是双方力量极其悬殊:“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三是用众官“尽皆失色”侧面烘托。众官跟随诸葛孔明,也都是身经百战,这时竟然也“尽皆失色”,可见情势确实是万分危急。
  3、在如此危急的情势下,孔明不得已实施了空城计,那么他空城的具体方法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语言:“将旌旗尽皆隐匿……吾自有计”。写出了他从容镇定,沉着应战,在“空”字上做足文章;动作:“披鹤氅……焚香操琴”。写他面对强敌,机智设计,表现出人物敢干迎险的胆量和善于斗险的谋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