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卷(9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1/20 9:12: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套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doc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本堂考试150分钟,满分150分;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惆怅(chàng)  寥廓(kuò)     血泊(pō)     泥古不化(ní)      
  B.青荇(xìnɡ)    忸怩(niǔ ní)  携手(xié)    载歌载舞(zài)
  C.百舸(gě)      当铺dàng       纸屑(xuè)     如法炮制(páo)
  D.颓圮(pǐ)      浣洗(huàn)    悄然(qiāo)      偃旗息鼓y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苍茫    侯爵      阻遏    满腹经伦  
  B.赡养    陵侮      挑畔       生死攸关 
  C.朔风    杀戳      洞萧       凄惋迷茫
  D.斑斓    玉玦      忤视       挥斥方遒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英国为了弥合其与主要欧洲国家在武力攻打伊拉克问题上的分歧,主张联合国尽早    伊拉克的战后安排,并起“主导作用”。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       。
  ③交通事业迅速发展,       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④我们普通人和作家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而作家却能够捕捉到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场景,找到生活的闪光点、奇异处,从而产生创作灵感。而我们普通人却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鲜有新奇感受。因此可以说文学创作对于那些对生活       的人是基本无缘的。
  A.介入  忘怀  从而  熟视无睹      B.加入  忘怀  进而     视若罔闻
  C.加入  释怀  从而  视若罔闻      D.介入  释怀  进而     熟视无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今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之
  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B.2014年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战略的第一年,东北三省经济开始提速,东北也有望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中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C.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心花怒放 》这样一部以“失婚之旅”为题材的影片上映仅七天就赢利7亿元的票房。
  D.我校同学2013年人情消费比2012年的平均花费相比,增加了将近一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诗的境界(节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见是产生诗的境界的重要条件。
  诗的“见”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