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一中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br>
<br>
<br>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br>
<br>
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br>
A.弹劾 垓心 隔阂 刻不容缓 言简意赅<br>
B.发霉 懊悔 侮慢 风雨如晦 诲人不倦<br>
C.疏浚 黢黑 逡巡 岁月如梭 怙恶不悛<br>
D.禅让 阐释 忌惮 箪食壶浆 殚精竭虑<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br>
A. 心酸 辛酸往事 喻义 寓义深刻 <br>
B. 一般 略见一斑 过度 过渡时期<br>
C. 无谓 无私无畏 家世 处理家事<br>
D. 明智 淡泊明志 灌注 全神贯注<br>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br>
A.生计(维持生活的办法;生活)<br>
生吞活剥(对别人的经验、方法全部接受)<br>
生僻(不常见的;不熟悉的)<br>
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br>
B.信服(相信并佩服)<br>
信口雌黄(不诚实的话)<br>
威信(威望和信誉)<br>
信而有征(可靠而有根据)<br>
C.本色(本来面貌)<br>
舍本求末(过分追求细枝末节)<br>
稿本(著作的底稿)<br>
一本万利(本钱小,利润大)<br>
<br>
D.奇闻(奇特动听的事情)<br>
闻风而动(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br>
闻名(有名)<br>
孤陋寡闻(知识浅薄,见闻不广)<br>
4.依次填入下列各名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br>
①把文学鉴赏仅看作是对文学语言的咀嚼和玩味,这其实是大大的 。<br>
②别里科夫如同 在悬崖边的羔羊,战战兢兢,深怕一不小心就会出什么乱子。<br>
③唐代文人自感文意枯索,转向民间学习,从而 了小说创作的境界。<br>
A.曲解 徜徉 开拓 B.误解 徜徉 开创<br>
C.误解 徘徊 开拓 D.曲解 徘徊 开创<br>
<br>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br>
A.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变成了万花筒。<br>
B.玛蒂尔德因为一条项链而付出了十年艰辛,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千载难逢。<br>
C.网络信息无孔不入,大大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手水平。<br>
D.现在社会上假货泛滥,从假烟、假酒,到假医生、假警察,应用尽有,让人防不胜防。 <br>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br>
A.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武器、枪支、子弹袋,然后是整袋子叫水浸透了面粉和大米。<br>
B.王利发的茶馆内,“醉八仙”大画等均已撤去。“莫谈国事”的纸条保存了下来,字而且写得更大。<br>
C.肖邦的夜曲之所以动人,就是国辉这位多愁善感的“钢琴诗人”用旋律和音响造出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而造成的。<br>
D.在我们严寒却偏偏不恰当地称为温带的国家里,自然界万物永远不会除去盛装和失去盎然的生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