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0字。
刍谈古诗词中典故的运用
江苏省洪泽县中学 张宝玉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几千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优秀的古诗词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能使人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开阔视野,增长心智,提高文化品味。
在我国古代,孔子就有“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见解,思想家管仲也认为“止怒莫若诗”(《管子•内业》),可见诗这种文学样式为世人所青睐。那么就让我们走近唐诗宋词,走近李白苏轼,跨越时空,与那些闪耀个性光辉的大师进行心之交流。可在走近的过程中,我们不难觉察到典故是把双刃剑,在增强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所谓典故,一般辞书的解释是:“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颜延年),而极于杜子美(杜甫)。”象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和和辛弃疾这样的名词人,他们写诗作词,大都运用典故,经他们匠心独运,典故应用的技巧日渐成熟,引用与应用的范围日渐广泛,构词与取义更多变化。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引用前人语句。“前人语句”既指经、史、子、集中的语句,如辛弃疾将《论语》中的“甚矣吾衰也”一句话,改了一个字为“甚矣吾衷矣”而用作《贺新郎》的开头;也可指前人诗词中的语句,如柳永《蝶恋化》中有“对酒当歌”一句,是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还可指引用民谣谚语中的语句,如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中的“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引用”的形式又可简单分为“直引”和“点化”两种。⑴直引前人语句。将前人用过的语句,照原样或稍加改动引用过来。这不同于抄袭,因为虽在字面上看来是照抄,但引用过来后组织在新的一篇中,就融合在新的意境之中了。如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为辛弃疾所直接引用,在《南乡子》中写道:“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