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老山界》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22 12:4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00字。

老山界
扬州中学 李洁
一. 整体感知
1.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事情”。
【参考】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事情。
2. 好的叙事文章就应该有条有理、顺序清楚,那么,本文是以什么为顺序来叙事的呢?
【参考】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
3. 同学们都知道,记叙文有4要素:时、地、人、事(起因、经过、结果),现在就请大家完成书后表格,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4. 你们填写表格依据的是文章的哪些小节,起讫点是哪两段?【§2-33】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那么,首尾两段写了些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参考】§1交代事件起因,简介老山界。开头就点出“30里高”,表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30里高”不是指瑶山的垂直高度,而是指从山脚到山顶的路程。(从§11、§28中分别提到的“上山30里”“爬30里的山”可以得知。)〗
    §34回顾整个长征,指出老山界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呼应开头,小结全文,深化中心——前面极写翻越老山界的艰难,结尾宕开一笔,反写老山界的困难“还是小得很”,前后对比,是为了突出红军长征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的不易,从而赞颂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钢铁之师。
5. 让我们来总结明确一下本文的结构层次:(课件显示)
 §1交代事件起因,简介老山界。
 §2-33按照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叙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34回顾整个长征,指出老山界在红军长征中的地位。呼应开头,小结全文,深化中心。
二. 具体研读
1. 文末说“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2. 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绘的?
3. 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4. 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用《七律•长征》中的一句诗来概括就是?
(以上问题答案在找出文中原句后,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参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所遇困难       对    红军态度          主题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走路难←——→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不怕艰难险阻的
路窄石硬,半夜冻醒——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顽强意志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吃饭难←——→鼓足勇气,忍饥爬山      革命乐观主义精
伤病员多,敌人追击——处境难←——→互帮互助,嘲笑敌机      神
                比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