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边塞诗鉴赏练习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12/16 20:22: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500字。

  边塞诗鉴赏练习
  一、边塞诗概况
  (一)、概念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二)、标志
  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等。
  (三)、代表诗人
  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二、边塞诗内容
  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2、统治者——穷兵黩武
  3、家乡——思乡念亲        4、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  
  5、友人——惜别感伤 、壮别感奋
  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
  四、边塞诗语言特点
  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五、边塞诗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六、边塞诗常见意象
  1、与战争有关地名:
  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
  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
  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
  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
  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七、边塞诗的主旨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诗句直接抒发了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的《从军行》
  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 陶《陇西行》
  (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