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24 7:3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700字。
真实姓名:程立新 单位:皖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 自学方案
1.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干什么?(编一期《汉尼巴尔周报》)
2.作者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具体做了哪几件事?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反响: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使这一期《汉巴尼尔周报》大大畅销,使我受到人们刮目相看,整个小镇都轰动起来。)
3.马克•吐温语言幽默风趣,从文中举出一两例来加以说明。
4.细读课文,从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 听课方案
老师板书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写了一篇报告  (详)–––––– 善写

嘲笑知名人士  (略)–––––– 敢写

挖苦新来的外乡人(详)–––––– 巧写
          

           语言特色        诙谐幽默


课堂导学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整体把握文章的关键。你认为本文应如何划分结构层次?
解析:本文先叙述事情的经过,然后点明事件所产生的反响。按记叙的六要素,全文可划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6—7段):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2.叙事有详有略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点。结合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重点写希金斯投河和给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解析:文章的材料详略安排恰当,能使文章的结构富于变化、摇曳多姿、松弛有度。作者详写这两件事,是为了突出作品诙谐幽默的艺术效果,体现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成功。
3.品味马克•吐温幽默的语言风格。
⑴.我把这篇文章发表了,标题带有讽刺意味:“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这是一篇相当粗糙的讽刺文章。
解析:作者以带自嘲讽刺意味的语气讽刺了希金斯投河未成半途而废的闹剧,笔调轻松幽默。
⑵.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
解析:作者用简洁明快的漫画笔法,对新来外乡人的神态、肖像进行勾勒,虽寥寥数笔,但入木三分、生动传神,突出了外乡人的阴险和趣味的低下。
⑶.如果他要同汉尼巴尔的朋友们保持密切联系,那就应该选择其他办法,不要再利用本报专栏!
解析:马克•吐温用语言简而意丰,措辞辛辣而幽默,集中地讽刺了新来外乡人迷恋女色和俗不可耐的性情。
4.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在哪儿得到了体现?
解析:作者认为自己“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这体现在他一听到希金斯事件,就想到“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外乡人的诗发表时,“心血来潮”,登入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等。
另外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这体现在他很认真的去办那一期报纸,“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等。
5.你认为,除了“聪明,求上进、有志气”之外,作者还有哪些品质?(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正直,有正义感——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嘲笑的都是些“我”认为应该受到嘲笑的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