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评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8 20:40: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0960字。

  机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5届高三11月阶段测评
  语文试题   2014.12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语文工作室
  第Ⅰ卷(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①书法是汉字的书写,汉字是书法的载体。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日月山水,花鸟鱼虫,莫不如此,汉字发展的独特路径深刻地群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汉字是由前人千百年的书写实战而成,体现了汉字的结构美学与书写规律:横平竖直,点画呼应,上下包容,左右礼让,以形成中正平和之体,就像人要端庄、树要挺拔一样,每个字都是独立不倚的自我平衡体。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是汉字的美学原则。谐调性是核心,只有谐调才能实现整体性与稳定性。所谓书法,就是书写汉字的法规与法度,书法成为艺术,恰恰是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
  ②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被后人广泛而长期推崇的书法家王羲之,他的行书,形质坚毅,洒脱飘逸,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虚共存,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更与那个时代相关。因为那是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变化自觉的时代。魏晋时期,士人倾心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寻求精神人格的自在真实,并形成以人为本的审美自觉——从人的音容笑貌、筋骨气色、举止风姿看人的禀赋气质,探求人的形神之美,以至于一系列艺术美学概念由此而生,诸如形神、气韵、风骨等等。汉字结构与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
  ③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唐人在书法上的贡献是以楷书为代表。颜真卿的楷书,磅礴伟岸,每一个字犹如一尊佛,雍容宽博,自信从容。如果说初唐时期的楷书承续了王羲之以来的隽永书风,那么,经过盛唐,南北融合,国势强盛,时代气象投射到文化之中,苍劲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家,笔画中潜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千百年来,欧体字与颜体字,分别代表了遒劲与雄放的高度,成为楷书的标本,后人难以企及。
  ④宋代承续了唐代文化,但难以逾越唐人。在楷书上,唐人几乎穷尽了法度与风格,宋人一时也找不到拓荒之处,于是在意态上自由发挥。苏轼、黄庭坚等人不刻意讲究点画的平直均衡,而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入书,强调笔势的提按顿挫之意,形成夸张变形的欹侧姿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显露个性,出新意于法度之外,但毕竟没有在法度上再创新格。
  ⑤元明清时期的书法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书法更多的成为一种实用技法,而很少成为个人情感与精神的抒发。加之明清不清明,大兴文字狱,思想禁锢,精神压抑,书法中再难见到率性而为的天真烂漫。精神桎梏的时代,诗书仅仅剩下了诗书的形式,唯美而干瘪,形体虽在,生气难寻。书法置心迹,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如果说书法是汉字的舞姿,那么,这舞姿摇曳的是书法家的心性,也是时代的精神气象。
  (选自2014车07月3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列关于“书法”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它是在千百年书写过程中逐淅自觉形成的,体现了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的美学原则。
  B.书法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日月山水、花鸟鱼虫等等汉字的形成都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C.书法到魏晋才真止成为一种艺术,因为魏晋时期的士人开始形成以人为本的审美自觉,一系列艺术美学概念也由此而生。
  D.书法不仅与书法家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等有关,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会受到书法家所处时代的精神气象的影响。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首先明确书法和汉字的关系,即汉字是书法的载体,书法是书写汉字的法规与法度,这两者属于相得益彰的关系。
  B.②段以王羲之和他的行书书法为例,论证书法具有体现个体才情气质和时代精神气象的双重艺术特性这一中心论点。
  C.④段与②③段形成承接关系,沿着“魏晋-唐代-宋代”的时代发展轴序,分别介绍书法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特点。
  D.⑤段纵观元明清三代,特别指出明清时期的社会氛围对书法有禁锢作用,使得相应时期的书法唯美而干瘪,生气难寻。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星(3分)
  A.中国的汉字有一套独特的结构美学与书写规律,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做人要求“中正平和”的原则是一致的,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B.王羲之的行书之所以能够形质坚毅,洒脱飘逸,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度共存,从社会角度来看,与魏晋时代闲适放达的社会特点关系密切。
  C.唐代颜真卿的颜体字,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同时,注重结合时代的精神气象,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自我风格,并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楷书标本。
  D.元明清时期的书法更多的成为一种实用技法,而很少成为个人情感与精神的抒发,是因为这时期书法缺少一种力量和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兴,以材勇为游徼卒。聚少习技击。太祖遏于濠,伟其貌,深相结纳。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太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宝公河,望其营甚整,弓弩皆外向。步卒惧,欲走。太祖曰:“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遂前抵其营。招谕已定,约三日。太祖先归,留聚俟之。其帅欲他属,聚还报。太祖复偕聚以三百人往,计缚其帅,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头八百余人,聚复招降之。遂从取灵璧,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
  既定江东,克长兴,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张士诚入寇,击败之。召领宿卫。授安丰,两定江西,克武昌,皆从。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亲军指挥司,仍副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