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900字。
《往事依依》教学实录
2003军9月,“全国申小学语文孝文学改革研讨会”在连云港市举行,大会邀请的专家中有我一直崇拜的于满老师。作为主办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我立刻想到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让于老师参与我们的“教研活动”。“作报告”显得重复,“签名”、“合影”缺少内涵,“座谈会”时间不允许……我恰巧要教于漪老师的《往事依依》了。对了,为何不与于老师一起上这堂课呢?于是,在李震校长的指导鼓励下,我就开始了这次“班门弄斧”的准备。
(教室后面悬挂大幅横标:和于老师一起学语文)
师(激动、亲切地):同学们,今天是一个令我们难忘的日子,我们将和于漪老师一起学习她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生齐答:“往事依依”)(师板书课题)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于老师的光临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师:同学们,自从我们学习了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之后,文学就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初步的影子。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啊!今天,我们和于老师一起走进《往事依依》,探究一下于老师是怎样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步入人生之路的。大家都已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朗读一遍,要带着感情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生朗读课文第1段)
师:读得怎么样?(部分学生小声说:“还可以。”)还有哪个同学愿意再读一遍?(又一生读)
师:这一次读得怎么样?
生:读得有感情,好像有点意味深长。
师:哪个词最能体现?
生:“年华似流水”,还有“但”字。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有些感悟了,不错。让我们来齐读这一段吧。(生齐读课文第1段,感情技入,在“年华似流水”和“但”等处作了重音和语调的处理。)
师:(略有夸张地范读这一句,表达出一种感慨万端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