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二;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初中作文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8 23:0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00个字。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二

  ——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
 
  重庆市忠县石宝中学 邓大林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记叙人称。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本人与文章所写内容的关系问题。

  教学难点:
  用什么人称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记叙的人称主要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第 三人称最常见,而第二人称比较少用。用什么人称写,得看主体与内容的需要。不同的人称有不同的作用,比较一下它们的短长,对我们写记叙文有很大好处。
  二、 要点评析
  1、 先看第一人称。
  师:记叙文里第一人称即用"我怎么怎么"的口吻,以"我"或"我们"的身份讲述所见所闻。我们学过哪些文章呢?
  生:鲁讯《阿长和(山海经)》、阿累的《一面》、程 姗《吾家有女初长成》等。
  师:这些文章中的"我"就是作者。记住,一般说来在日记、书信、游记、自传性的文章中,"我"就是作者,作者向读者讲自身的事情,自然都用第一人称叙述。那还有哪种情况也常用第一人称?
  生:我们写文章,多是写自己经历的事,也最常用第一人称叙述。
  生:另在不是讲自身经历的作品中,作者为了叙述得亲切真实、动人,也可用第一人称叙述。
  师:也有"我"并不指作者本人,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文学作品里。文学创作里面的"我"往往不是作者而是作品里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有时是重要的(甚至是主人公)如鲁讯《社戏是的"我"哥,有时则是次要的;它只是事情发生的见证人,甚至仅仅起线索的作用如王愿坚《七根火柴》里的"我"。
  师: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但所叙述都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这种写法有什么优点呢?
  生:这种写法的优点是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生:从作者方向来说,它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这些都是这种写法的优点,但是采用第一人称也受到不少限制,由于作者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必须在我所耳闻目睹的范围内,这就会受到约束,不便于广阔的反映现实生活,因而更多的文章使用第三人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