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析,一范文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文题:<br>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请以《润物细无声》的诗句为题,写一篇记叙文。<br>
要求:<br>
1 内容要切题。要有人物刻画。<br>
2 要有适当的景物描写。<br>
3 恰当的引用“润物细无声”的诗句。<br>
<br>
文题分析:这也是一个写人的命题。要写好这篇文章只有记叙一定是不生动的,要借助于一定量的描写才能写成功。<br>
《春夜喜雨》是杜甫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在生活中,“好”常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来赞美雨,就很能够唤起人们对做好事的人的联想。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说雨“知时节”,即这场雨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在春天万物萌生,正当需要雨的时候,它就下起来了——多好啊!好之所在,除了它“知时节”外,还在于它能够“润物”。春雨一般是伴着和风来润物的,虽然也有的雨伴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的雨伴着狂风变成骤雨,但是这不是典型的春雨。诗歌将春雨的“潜入夜”与“细无声”配合起来,不仅说明这场春雨是伴着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说明它只为润物而来,而不是为讨好来,如果有意讨好,它会白天来,造些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正由于它无意讨好,所以它选择了“夜晚”这样一个不妨碍人们的时间,悄悄的来;在人们的甜睡中,无声的下。<br>
根据这样的理解,选择哪些材料才与文意相符呢?<br>
思想工作的细致入微,关怀他人的默默奉献,启迪思考的点点滴滴;老师、父母、园丁、清洁工人……这些都可以作为选材写入自己的作文,关键的是,应该抓住和风细雨、细致入微、轻柔温馨的整体特点,做一些恰当的描写。比如景物描写,要突出春雨的润泽,轻细,淅淅沥沥,毛毛茸茸。那雨丝雨雾,雨中花草,雨中行人;雨后的恬静湿润,静谧清新;破土而出的小草,吮吸雨露的幼芽,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象……摄入这样的景物和人物,在这样的基调和氛围中来描写一个具有“润物细无声”特点的人,文章才会有色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