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满分作文——辽宁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3/28 21:23:5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720字。

  2014高考满分作文——辽宁卷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夜晚,祖孙二人倚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大街通明,霓虹闪耀,真美!”男孩说,“要是没有电,没有现代科技,没有高楼林立,上哪儿看去?”
  老人领首,又沉思摇头:“可惜满天繁星没有了。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看月亮初升,星汉灿烂,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何感受、联想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专家解析
  一、命题传承
  2004年,辽宁实行语文学科高考自主命题,10年来,辽宁省作文命题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年的话题作文阶段,要求以“平凡与自豪”为话题作文。2005年至2007年,进人命题作文阶段,文题分别是“今年花胜去年红”、“肩膀”和“我能”。自2008年以来,辽宁卷高考作文进入长达7年的新材料作文阶段:2008年材料为“青少年与社会公德”,2009年为“明星代言”,2010年为“舍与得”,2011年为“教授的苹果实验”,2012年为“一位朴素的音乐家”,2013年为“沙子与珍珠”,2014年为“科技与生活”。新材料作文一改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考生思维空间过窄、容易宿构的弊端,为考生提供了自主性、探究型的写作空间。归纳辽宁卷高考新材料作文内容,具有三个特点:材料的现实性强,引领考生作文远离“假大空”;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引发考生积极的联想和思考;具有普遍的思辨性,引导考生科学理性地展开分析。
  二、试题特点
  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2013年辽宁卷作文以“沙子与珍珠”的故事引导考生对人生进行思考,立意指向对自我的关注。2004年辽宁卷作文把考生引向对社会的关注,让考生在社会动态的发展中,捕捉引发自己联想、思考的灵感,具有鲜明的现实性,这一作文命意,有利于引导考生把思想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社会现实。科技与生活这一现象,本身就具有动态的特点,需要考生从发展的角度,科学认识这种现象,思考这种现象。而且,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比如发展与消逝、物化与精神、原生态与现代化等,都需要考生投
  以关注的目光和思想。
  具有理性的思辨色彩。无论是材料中孙子的感叹,还是爷爷的沉思,都不存在孰是孰非的判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就需要考生从理性高度,辩证认识这个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材料的意义可以从表层和深层提炼和挖掘: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是其表层意义,科技发展带给社会迅猛的发展与五彩斑斓的变化不容置疑,也是社会进步所需,但其发展过程中或主观性或客观性的摒弃,也给我们留下遗憾。这种“双刃剑”式的现实存在,可以让考生的立意更具理性。材料中祖孙对话的内容与一些细节,比如孙子说的话以及爷爷“颔首,又沉思摇头”、“也许”等词语,暗示出不同时代对美的理解存在偏差,这种美的差异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