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化学试题.doc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doc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doc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数学.doc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听力.mp3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物理.doc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英语试题.doc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4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高一阶段性模块检测
语文试题 2015-4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庇护(bì) 自诩(xǔ) 攻讦(jié) 徇私枉法(xún)
B. 伛偻(lǒu) 枯槁(gǎo) 瞭(liào)望 湮没无闻(yān)
C. 下载(zài) 犒赏(kào) 隽永(juàn) 毋庸置疑(wù)
D. 憎恶(zēng) 熏陶 (táo) 翌日(yì) 怒发冲冠(g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沉湎 诨号 爆发力 计日成功
B. 取缔 嘻戏 莫须有 怨天尤人
C. 抉择 风靡 照相机 礼尚往来
D. 付梓 熨帖 钓鱼竿 迫不急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 的组成部分。
②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 ,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
③我国以生态旅游为开发形式的尝试越来越多,生态旅游发展十分迅速, 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A.质疑 捉摸 以至 B. 置疑 捉摸 以至
C.置疑 琢磨 以致 D. 质疑 琢磨 以致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山东黄金男篮将迎来浙江稠州银行的挑战。对于这场比赛,巩晓彬表示,两边年轻人都很多,双方实力半斤八两,胜负还要看临场发挥。
B.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方块字体系,其象形功能不但便于人们的理解记忆,且衍生出美轮美奂的书法艺术,这是很了不起的。
C.奥兰多魔术队在东部决赛第一场,在首节落后14分的情况下,下半场成功反扑,最终翻云覆雨,在客场险胜骑士队。
D.在相关“严打”政策之门尚未关闭前,那些以个人或是家族名义接连出手数套房子的行为,确实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饮食品种、服务和管理上仍保持其美国模式,但为了扩大营销规模,他们在努力适应中国文化环境。
B.受地震的影响,日本宫城县境内出现了宽约4米的断裂带,这是日本最大的有地震观测史以来的地壳变动记录。
C.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性诗词。
D.大年初一,长春市有关部门在向市民赠送含有“蒸蒸日上”祝福寓意的馒头时,被市民哄抢一空,让人感叹部分国人的素质亟待提高。
二、(9分,每小题3分)
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给)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表彰)
B.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官)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只,只是)
C. 按诛五人(追究,查办) 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D. 追购又急(重金收买)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如果)
7.下列各句,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译文:怎么能使豪杰屈服,在他们的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我要是不到你这里来,那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有修养的人耻笑。
C.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译文:后来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蔺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D.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译文: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他所佩戴的玉玦来向项羽示意(要他杀刘邦),项王却默默地不回应。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我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 为巡船所物色
C. 则思三驱以为度 D. 决负约不偿城
三、(12分,每小题3分)
吴孝子
孝子吴姓,忘其名,鲁之恩县东邻人。少孤,喑哑不能言。
其居距郭三四里,因贫,为邑之质库担水,得值即奉母,不敢浪以一钱自啖嚼。虽哑且聋,而性敏,能以己意揣母意;母亦习久,能以势与孝子言。每日,母思食何物,必呀呀请母命,而后诣郭购之回。母老且病,每食,若微且噎,孝子即于暗处洒眼泪。见人必指划,若言母食少,攒眉蹙额作忧虑状。食若甘且多,孝子即对母呀呀若唱歌,张两手起舞,效演剧者关目,博母欢。年五十,如一日,未尝稍变更。每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