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教案2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14 10:1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340字。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伊索寓言〉》教学案例
太原进山中学  邵捷  女  2220387  030001
摘要:在新课标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充分利用和重视学生资源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抓住学生活动这一股活水,以文解文,突破难点。
关键词:新课标  学生资源  以文解文
案例描述:
钱钟书先生的《读〈伊索寓言〉》是一篇厚重而奇妙的文章。学生粗看后,觉得到处都是难以理解的句子,一时不知所云。于是,我先让学生自己质疑。
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大胆质疑,找出比较难理解的句子。 经过几个同学的发言,我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下面的句子:
(1)时代愈古,愈在前它的历史愈短;时代愈后,它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
(2)没有老头子肯承认自己是衰朽顽固的,所以我们也相信现代一切,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
(3)“三重安慰”该如何理解。
(4)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5)他不知道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6)我是相信进步的人。
二、如何解决这些抽象语句的理解,这的确是个难题,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会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身心疲惫,关键是如果答案仍由教师之口授予学生的话,那么老师又成了课堂的权威,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精神,这无疑是不可取的。如何寻找一个好的导入点,成了这堂课教学的关键。思考后,我发现,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直接或间接与文章中作者的中心论点相关的,是否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使问题简单化呢?能否先从整体入手,把握作者的观点,然后通过以文解文的方式,去透析难点?这样用学生自己的思维去解答自己的问题,在学生自己的课堂阵地体现他们的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不好吗?我这样想着,反复研读文本,做了这样的尝试。
1、 先从文中找出体现作者观点的一个句子。学生很快从最后一个语段中找到了正确的信息:我认为寓言要不得
2、 我抓住时机问:作者为什么说小孩子不宜读寓言呢?文章中有作者表明原因的语句吗?
学生一: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以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学生二: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
3、 这两个同学问题回答得很准确,那我们是不是能够想到,现在我们成年人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中呢?有同学马上回答,不公平,有邪恶势力。课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学生很快从前三段的文字中再次找到信息。
学生一:大人喜欢小孩子。
学生二:现在的人喜欢卖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