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梁晓声的《摆渡》一文中,讲述了四个人渡河的故事:有钱人、大力士、有权人分别凭自己的金钱、拳头、权势上了船,只剩作家一人,他无权无钱,又没力气,靠什么呢?看到自己上不了船,而家中的妻儿还在等自己回家,不由一声长叹,却没想这声叹感动了摆渡人,作家终于凭自己的真情实意渡到了彼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家最宝贵的东西是真情实意,没有真情就写不出好文章。其实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唯“情”字是文章的生命。<br>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真情",怎样才能写好"真情"呢?<br>
1、鼓励学生说真话,选取真实的材料<br>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一篇文章,唯有说真话,方能诉真情。如果材料失真,又谈何抒写真情,使人感动呢?然而我们的一部分学生总是习惯了去编故事,也许是由于平时作文书看得太多的缘故,每当写父母就是病中照顾自己,雨中接自己回家;写老师就是工作到深夜,带病坚持上课,甚至于更为感人的是晕倒在讲台上。这样的文章非但不能打动人,这里要特别强调不写虚幻的情节,情节虚幻,情感难免给人以虚假的感觉,当然,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br>
2、安排好一条感情线索<br>
要使文章感情丰富,血肉丰满,使读者不知不觉中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从而受到感染,还需恰当地安排好一条感情线索,写出感情的波澜、感情的发展变化,或由隐而显,或由淡而浓,或一波三折,富于变化。这样才能把感情写实、写足、写活、写透。<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