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重点、难点、核心考点全演练专题(14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5/5 23:14: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5
  • 下载点数: 6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4高考语文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01 字音.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02 字形.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04 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05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06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与修辞运用.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07 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 得体 准确 鲜明 生动.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08 图文转换.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09 古代诗歌的鉴赏.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10 论述类文章阅读.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11 小说类文本阅读.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12 散文类文本阅读.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13 传记类文本阅读.doc
(新课标大纲解读)2014高考语文 重点 难点 核心考点全演练 专题14 写作突破.doc

  专题01 字音
  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对“语音”的测试要求是“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识记)。
  “识记”是“识别和记忆”的意思,“识记”的对象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二字界定了本考点的考查内容——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这就是说高考对汉语拼音方案所涉及的音序、韵母的省写略写、标调的位置,隔音符号,儿化的标注方法等知识不作具体要求。
  “现代汉语”四字表明古代汉语中的字不在考查之列。“普通话”三字表明方言用字不在考查之列。
  “常用”二字表明使用率较低的字不在考查之列,强调的是学过的或应该掌握的内容。考查现代汉语中的字音,一般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及《普通话异读词审查表》为命题依据。常用字共2 500个,次常用字1 000个。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发现高考对字音的考查呈现如下规律:
  1.考查重点突出。以多音字、形声字、同音字、常见但易读错的字为重点考查对象。其中,形声字被考查到的频率最高,可以说只要考字音一般都会考到它。
  2.考查对象兼顾方言。近几年,又常涉及对因方言影响造成误读的字音的考查。
  3.在词语中考查字音。选材的重点是常见的双音节词和四字的成语,三字词语也会偶然出现。
  4.考查形式是客观选择题。类型有:①选择字音全部正确的;②选择字音有错误的;③选择字音全部相同的;④选择读音不相同的。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所涵盖的子考点有: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习惯性误读字和难读字等。
  一、多音字
  多音字指那些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它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多音同义字
  有些字在不同的词里,词义并无多大的变化,但读音却不同。例如“臂”,同样的意思,在“胳臂”一词中读“bei”,在“臂膀”一词中则读“bì”。这种情况还表现在书面语和口语的不同上。
  例如“嚼”,口语中读“jiáo”,如“嚼碎”;书面语则读“jué”,如“咀嚼”。再如“剥”,口语中读“bāo”,如“剥花生”;书面语则读“bō”,如“剥削”。
  2.多音多义字
  ……
  专题03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是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一个必考点。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主要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正确使用实词、虚词和熟语(主要是成语)的能力。所谓“词语”,一是指常用词语,包括实词中的近义词、虚词和熟语;二是规范的词语,即现代汉语中的规范用词。所谓“正确使用”,一是考查“使用”是否正确,二是在“使用”中考查。本专题只涉及辨析近义实词,弄清易混虚词。
  1.考查重点是近义实词的辨析和使用,多是在动态的语境中考查词语的使用。常见的命题形式包括判断词语使用正误、选出使用恰当的一组词语的选择题,直接根据语境填空的主观题。
  2.既有对实词或虚词的单独考查,也有将二者合并(或与成语三者合并)考查的形式,后者更趋成为主流。
  3.特别注重考查考生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设题时,常故意把词语的意义曲解得似是而非,试题的迷惑性很大。
  4.考查形式稳定,主要是单项选择题,要求选出使用恰当或不恰当的一项。
  5.考查重点明确:一是熟语中的成语是考查重点,二是考查的误用类型一般集中在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不合语境等方面。
  6.语料均选自报刊中的时事热点材料,贴近现实生活,时代感强。
  7.要注意熟语和实词、虚词的综合考查。
  一、正确使用实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辨析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词语的意义方面辨析
  1.弄清词义的侧重点
  近义词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的词义侧重点,才不会用错。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
  专题05 扩展语句 压缩语段
  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扩展语句”即把较为抽象、概括的语句根据规定的情景,按照合乎情理的理解,对它进行再创作,把抽象的内容加以阐发,使其具体形象。“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准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通过分析近三年高考试卷,可以看出高考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为高考高频考点。尤其是压缩语段,山东高考常常考查,
  2.考查形式相对稳定。扩展语句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给出词语或诗句,然后要求考生写一段话或描写一个场景。压缩语段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给出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提取关键词、拟写新闻标题、下定义、概括材料内容或阐述观点看法。
  3.选择的语料涉及面广。
  一、串词设境型
  这种类型是给定几个词语,要求考生运用相关联想,把所给的几个词语串联起来,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这种类型在题目要求中会有一些限制。比如,要求写成“情景交融”的文字,突出某种情感,运用何种修辞等。
  二、诗词素描型
  给出古典诗词或名句,对之进行情景式扩展或赏析式扩展。
  1.读懂题干,全面理解和落实题目的各项要求,像上题题干要求设计场景和表现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这些具体要求更需高度重视。
  2.读透诗歌,全面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内容主旨,认真领悟诗歌的意蕴之美。
  3.把握诗句,结合诗歌的内容主旨,正确地理解诗句本身,找准诗句的扩展中心。
  4.想象整合,结合对诗歌的理解,展开合理的想象,谨慎地选词造句,完成答案的整合。
  三、句意丰富型
  这种题型往往给出一个概括性很强的句子。要求考生围绕给定的句子,选择相应的具体材料,对原句进行“解释性”的描写,有点类似于给出一个论点要求去找论据那样的题目。
  1.认真分析句子结构,发现扩展点,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扩展。
  2.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及表现手法,使句子的表达内容更
  ……
  专题07 语言表达简明 连贯 得体 准确 鲜明 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
  语言表达“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洁,不重复啰嗦,不说多余的话,它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把意思表达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意,它反映了质的要求。“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连贯”指语句之间的顺序合理,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逻辑性强。“得体”即适合语言环境(主要是外部语境,包括语言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景等),用语恰如其分(谦敬合体、分寸合理等)。
  语言表达“准确”,指语言表达确切恰当,无语义错误、歧义、用词不当或句式错误等;“鲜明”指语言表达明白晓畅,易于理解,能运用有助于语意鲜明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能发现语意不鲜明的问题并加以调整;“生动”指语言表达要有感染力,具体说来,即句式灵活,善用修辞并追求用词的生动性。
  本考点主要考查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知识积累方面,懂得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基本要求;二是语言应用能力方面,能够在所提供的语言环境中按照要求进行语言表达,涉及语法、修辞等知识点。后者是考查的重点。
  1.试题类型以主观题为主,而连贯题的命题形式则向着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
  2.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对学生语言操作综合能力的考查逐年加强。本考点常与句式、修辞手法、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和图文转换等考点互相渗透,一起考查。
  4.本考点注重语言具体应用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通知、书信、公益广告词、节目主持开场白(或串联词)、欢迎词、活动主题词、新闻评论等应用文体的写作和修改,近几年颇受命题者青睐。
  一、简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