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9张。附带教案一份及学生活动小论文一篇。
项脊轩志(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题。
2、作者了解。
3、自译课文。
4.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有关知识,帮助解读课文。
2、按要求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基本意思,以便进一步赏析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解题
1.出示学习目标,简单导入课文(从《项脊轩志》作为明请散文单元的开篇之作的角度说,引起学生重视)。
2.解题:
(1)志,记的意思,它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
(2)“项脊轩”介绍:
是归有光的书斋名。对于名字由来有两种解释:
解释一: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
解释二: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
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二、关于作者:
1. 他在明代作家中的地位:
宋濂——明太祖称“开国文臣之首”。
明初
刘基——开国功臣之一。
前七子:
拟古主义:
明代散文 后七子:
明中叶 唐宋派:
反拟古主义:
公安派:
明末——小品散文:张岱
2. 后人对他的评价:
“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清代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3. 归有光散文的特点及主要作品:
其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
其作品《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也很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