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理驳论一路行,语言真挚几多情——品读《致蒋经国先生信》中写作手法
- 资源简介:
约5640个字。
《致蒋经国的一封信》讲解稿:
说理驳论一路行语言真挚几多情
——品读《致蒋经国的一封信》中写作手法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第一中学邮编:272504 赵洪军邮政卡号:6210984610013881367
《致蒋经国的一封信》是一封用文言写的信,内容微言大义,语短情长,而且全文气质凝重,文采斐然,句式长短相宜,词语顿挫有节,音调高低抑扬,余韵久远,其味无穷。
说理与驳论相结合。
如:信旨“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首先树立正面观点,从国内、国际角度,通过鲜明的事实来劝说,又用“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的道理,再次正面劝说,最后用引用所谓“罪人”之说反驳对方。
先说理后反驳。
如:本文第二点劝说,国共“三次合作,大责难谢”就是通过两次合作的有利因素和三次合作的必然,进行说理,然后从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进行反驳。从内容上说,上段第一点的劝说,已从国家、民族利益角度说明,本段又从国民党的兴亡利益来阐明信旨。这种一方面申明大义,晓之以理。另一方面反驳错误言论,做到了批评中肯,说理透彻,语气委婉,鼓励热情,措辞适当,既坚持了原则,又有利于对方接受。
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课文中用“愿弟慎思”望弟再思”“尚望三思”三句话,使表述的内容层层深入,由国家民族利益而至个人抱负前途,表现出作者为对方设想周到,关怀备至。此三句话作为三段文字的结束语,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俗话说“三思而后行”,一方面这三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蒋经国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作为贡献的殷切希望;另一方面,文章没有这三句话内容照样是完整的,但表达效果上就会大大降低。
【延伸阅读】
给在日本的外祖父的信(有删节)
王蕴
亲爱的外祖父:
您好!
外祖父,您在信中希望我能研读日本文学,将来到您的身边陪伴您。我深深地懂得您慈爱的心,我也曾向往过那樱花国度迷人的秀色和丰袷的生活。可是,当我现在又一次郑重地把这一切放到思想的天平上反复衡量时,它翘起来了。我看到我所愿意从事的事业的砝码重重地沉了下去——这是一种使我震慑的力量,它几乎是不容抗拒地指引我去选择应走的路:在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之间,我抉择了中国文学。因为,我的心是属于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