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学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9/1 20:4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500字。
窦 娥 冤

预而立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吉林省实验学校
沉静

【课标导航】

  1.了解一些关于元杂剧的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同,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及窦娥的形象。
2.先了解元杂剧的常识,再抓住戏剧冲突,理清情节结构,从总体上把握剧本的主要内容。依次分析三场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创作的主题。
3.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认识剧作抨击社会黑暗的反封建主题。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自学引领】

1.元朝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段辉煌的时期,杂剧成为当时一种流行的文学样式,涌现出了大批戏曲名家。《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开端,第二折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折是情节的高潮,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本文选的是第三折,是戏剧矛盾冲突的高潮,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通过描写窦娥被解往刑场问斩的经过,刻画了她敢于反抗的性格,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2.学习本文,应紧扣住情节发展的顺序,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的。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对“滚绣球”一段,应反复吟诵,力争会背会默写,并从深层涵义上去理解、把握。

博而学之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知识窗口】

1.作者简介
关汉卿,中国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市)人。亦说祁州(在今河北)、解州(在今山西)人。生卒年不详。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