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司谏书》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6300字。
《与高司谏书》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理清文章思路,准确理解作者的基本观点。
3、感受作者嫉恶如仇,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学习借鉴中国古代正直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坦荡。
【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词语:接、厕、卓卓、黜、逮、诛、固、以、其。
2、着重理解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刚正的性情和坦荡的胸怀。
【教学难点】
1、文章的结构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2、重点句子的翻译。
【学法建议】
诵读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参看《非常学案》P51“作者名片”与“写作背景”。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文,初步感知,同时正音。
2、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概括各段主要内容,注意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在这个过程中,要多读课文,可采取自读、默读等方式。(能力层级B)
第1段重点词语:
家随州:
未与人接:
厕其间:
卓卓:
予固疑足下:
侃然正色:
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内容归纳:
第2段重点词语:
诋诮:
非辜:
乃愚者之不逮:
内容归纳:
第3段重点词语:
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
内容归纳:
第4段重点词语:
计其当时之议:
内容归纳:
第5段重点词语:
便当去之:
堪其任者:
内容归纳:
第6段重点词语:
使正予罪而诛之:
释然:
内容归纳:
第7段重点词语:
时坐有他客:
不宣:
内容归纳:
【当堂检测】(能力层级B)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其后更(gèng)十一年,予再至京师
侃(kǎn)然正色,论前世事
B、足下 诋诮(qiào)希文为人
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chù)
C、不敢一忤(wǔ)宰相以近刑祸
今班行(háng)中无与比者
D、禀(bǐng)之于天,不可勉强
亦将闵(mǐn)足下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