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中学高2015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地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生物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数学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物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英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英语听力.mp3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0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雅安中学高2015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
总 分:150分 时 间:150分钟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注意事项:
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遒(qiú)劲 遏(è)止 通缉(jī) 靓(liàng)妆
B、舌苔(tái) 冰屑(xiè) 漫溯(shuò) 血泊(pō)
C、应(yīng)届 浮藻(zǎo) 档(dàng)案 百舸(gě)
D、氛(fèn)围 载(zài)重 青荇(xìng) 笙(shēng)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沉淀 长蒿 涣然冰释 凄婉迷茫
B、冷漠 忸怩 书生义气 繁文缛节
C、榆阴 凌侮 和霭可亲 寥若晨星
D、琼葩 瓦菲 出其不意 功亏一篑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回望过去的岁月,无论是悲喜忧乐,还是得失成败,都串联起如星辉斑斓般美好的回忆,闪烁在我洒满阳光的花样年华。
B、9月初一则“乌达煤田火灾近期将被彻底扑灭”的消息,让乌达煤田成为关注焦点。但记者发现采坑底部裸露的煤层已自燃,正络绎不绝地释放着二氧化硫。
C、日本我行我素地开采石油,与别国签订合作协议,明目张胆抢劫我南海财富,国内早已民怨沸腾,加上美国一系列挑衅性的军演,更让中国有志之士义愤填膺。
D、艾青对他的保姆大堰河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调查结果显示,“看病难、物价涨、房价高”的民生问题,已连续三年成为专家提意见最多的焦点问题。
B、碱性的钙剂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在餐后服用,能够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因此建议大家补钙最好每天少量多次效果最好。
C、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D、平时煮粥,大家都喜欢把粥熬得稠稠的,觉得这样的粥具有细腻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很好的食欲,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吸收。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作者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00篇,郭沫若先生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长调。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名,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首词的内容。
D、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著名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他的《再别康桥》《沙扬娜拉》《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都是经久传诵的名篇。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 ③①②⑤④ B、③④①②⑤ C、 ③④②①⑤ D、 ②③①⑤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鲁迅”在教材中也应与时俱进 孙玉良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删减的消息引发各界热议。支持删减者拿出“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做论据,反对删减者认为鲁迅精神到什么时候也不能丢。
双方争执不下,让编教材的老师们好生为难。依我看来,鲁迅的文章,删点为妙。鲁迅是生活在上世纪早期的人,虽然是“白话文学运动的健将”,但毕竟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又曾在日本留学,文风难免古风萦绕,中西夹杂,拗口难懂。不只学生看了如吃了“摇头丸”,就是老师们讲起来都觉得头疼。删除一点这样的文章,可能师生们都会拍手称赞,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但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硬汉”形象,毛主席就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