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导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2250个字。
9 老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
2.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感悟爱的博大,陶冶美的情操。
1.感悟老王的性格特点和思想感情,体察善良,关爱不幸者。
2.学习用简朴的语言记平淡的琐事和人物的技巧。
1.走近作者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在那荒唐动乱的年代,人性被抹杀殆尽,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但老王和作者身上所发出的人性的光辉却给刚刚从动乱中挣扎出来的人们以希望和信心。
第一课时
积累字词,整体把握,理解老王的“苦”与“善”。
1.读准字音。
伛(yǔ)荒僻(pì)塌败(tā )取缔(dì )干校( gàn) 骷髅( )
翳(yì) 滞笨(zhì) 攥着( zuàn) 惶恐(huáng) 镶嵌(qiàn) 愧怍(ó)
2.解释词义。
伛:弯(腰)曲(背)惶恐:惊慌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塌败:形容塌陷破败、没有生气的样子。
取缔:明令取消、关闭或禁止骷髅:干枯的死人头骨或全身骨骼
滞笨:呆滞笨拙愧怍:惭愧
凑合:将就。攥住:用手握住。
3.整体把握。
快速阅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并思考问题。
①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我”与老王的交往
②哪句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③谈谈对老王这个人物的印象。
我从文中处看出他是一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