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二中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邵阳市二中<br>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br>
<br>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br>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br>
一、(18分 每小题3分)<br>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br>
A、造诣(yì) 栉比(zhì) 狙击(jū) 濒临(bīn)<br>
B、瞠目(chēng) 自诩(xŭ) 回溯(sù) 骈文(pián)<br>
C、譬如(pì) 辍学(chuò) 鸟瞰(kàn) 慰藉(jiè)<br>
D、粗糙(cāo) 粗犷(guăng) 模样(mó) 卓越(zhuó)<br>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r>
A、 翔实 词不达意 冷漠 励精图治 B、痉挛 信誓旦旦 偏僻 一愁莫展<br>
C、风靡 孽根祸种 攀缘 始作俑者 D、倾轧 挥斥方遒 弘扬 扑朔迷离<br>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大市场。<br>
B.由于高级公务员长期在政府中担任要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超稳定系统,结成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网。<br>
C.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好的推动作用。<br>
D.此次赛事看点颇多,上届冠军得主丹麦选手佛罗斯特有可能在决赛中与印尼老将苏吉亚相遇,他们将上演一场争夺冠亚军的好戏。<br>
4、 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br>
A、二班代表队和一班代表队各执一词,辩论会上,精彩场面不断出现<br>
B、他在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一批院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半天拿不定主意。<br>
C、几天来,小区里的便民箱、井盖板接连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王大妈提起这事,就气愤不已。<br>
D、亚太经合会议早已结束,如今才见报道,人们不禁感叹:现在的报道全是明日黄花。<br>
5、 下列各句中,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br>
①大脑是人的思想器官,愈用愈发达,不用则〖 〗。<br>
②发展第三产业,〖 〗于缓解资金、资源供求矛盾和就业压力。<br>
③这部《хх法》的〖 〗,在千百万黑人奴隶的心中,竖起一座光明与希望的灯塔。<br>
A、 退化 有力 公布 B、蜕化 有利 颁布<br>
C、蜕化 有力 公布 D、退化 有利 颁布<br>
6、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br>
A、《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br>
B、屈原的《离骚》,抒发了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br>
C、《秦风·无衣》是秦国的军中歌谣,描写了士兵们无衣无食的军旅生活,表达了痛恨统治者的强烈感情。<br>
D、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它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大批诗人、作品和众多艺术流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