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字。
高考现代文大阅读的人文化价值取向
山东省沾化一中 何立军
一
人文之意义:人文精神的自然承接与熔铸,使得生命之花热烈绽放并千姿百态;由于人文精神的介入与浸润,人生便流溢了生命的辉煌与华采。
人,自从选择文明以来,总是诗意地栖居,人类越往高一级发展,人类文明越进步,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与体悟就越深刻。而人文化强调的正是生命的主体意识、人生的价值存在和个体的潜能发展。随着语文学科人文化的发展趋势,人文教育成为当今最具魅力的教育方式,而与此相适应的,高考的人文意识亦越来越浓郁。
高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成人的理性化思维,而高中阶段,则是进行人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机。过去乃至现今,我们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对语文教学和高考的批判上了,而高考试题中,那些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文本,却往往被批判者们所忽视。
二
文本之选择:一个人 —— 一次人文化的高考 —— 一生精神成人;让人文主义之风轻拂。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大阅读,就可以发现,所选文本越来越具有人文性。罗列一下近十余年的大阅读所选文本:
年度 题目 文本类别
1994 中国诗与中国画(节选) 社会科学类
1995 《叶圣陶教育论集》序(节选) 社会科学类
1996 贝多芬之迷 社会科学类
1997 《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社会科学类
1998 报秋 散文
1999 创造宣言 散文
2000 长城 散文
2001 门 散文
2002 话说知音 散文
2003 乡土情结 散文
2004 大地山河(全国卷甲) 散文
从题材上看,有诗画、音乐评论,有自然、人文景观,有激情的宣言,有理性的人生感悟,有对知音的渴求,有对故土的眷怀……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但文本里的每一种事物,都透露出极强的人文化价值取向。
自1998年始,高考现代文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