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9份打包)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听力.mp3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大庆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2015年11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科举也有 “特招”
廖保平
中国每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教育局或是高校都会公布年度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要招多少,怎么招,考什么内容,怎么考等等,每年都会累坏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
人的天分禀赋是有差异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经过学习有可能成为某方面的杰出人才,所以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不光现代教育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隋唐时期,中国考试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革,将此前的 “察举制”改为 “科举制”, 分科考试,分科举人,这本身就有点针对不同人才进行不同的考试录取的味道。在唐代,常科考试之外设有 “制科考试”。所谓 “制科”,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 又叫特科、制举,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选拔 “非长之才”,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据《云梦漫钞》记载,高宗李治在位时唐朝始设制科,显庆三年(658年)始有 “志烈秋霜科”,诗人韩思彦考中该科。之后,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调整,要求进行殿试,加试策文三篇。
当然也有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的“制科”。比如国家打仗急需军事人才,就设 “足安边科”,选拔有特别军事才能的人;国家需要有音乐特长的人,就设 “才膺管乐科”,选择能吹拉弹唱的文艺尖子。在史籍中,可发现 “制科”的名目极多,诸如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等等。由于这种考试是有针对性地选拔特长人才,不像常科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制科考什么,什么时候考,并不固定。
唐代士子们科举考试后,及第者要通过吏部的考试才能被授予官职,而制科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通过者可以直接授予相应官职,这说明他们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不必再经过吏部考试。据《通典》卷十五记载说:“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试已,糊其名于中考之。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 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代的 “特招”,或者说现在的 “体考”、“艺考”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相当于现在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长。不过他们可能并不都是学生、“生徒”,也可以是普通百姓,还可以是已经获得进士、明经及第的中举者,也可以是在职官员,只要你认为自己有特长就可以经推荐参加考试,颇具开放性,不拘一格录人才,这对于严重偏科、有特长的人来说是福音,也使得教育更加公平,国家能招录到各种有用之才。
(摘自《长沙晚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每年都会有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家长为了应对教育局或高校公布的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而忙碌。
B.“制科”,是有别于定期考试的不定期科举考试,有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的目的。
C.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专门为特长生留有一席之地是有道理的,因为不仅现代教育如此,中国古代教育也对特长生另加对待。
D.制科考试有点类似现在的 “体考”、 “艺考”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相当于现在的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的特长。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特长生有某方面突出于常人的兴趣与偏好,经过学习,这些特长使他们有可能作为 “非长之才”被选拔出来。
B.因国家有特殊人才需求而进行的 “制科”有针对性地选拔特长人才,名目极多,不像常科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
C.史料记载,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都设有制科考试,而且武则天又对制科考试作了一些调
二.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19分)高☆考
刘颂,字子雅,广陵人,世为名族。颂少能辨物理,为时人所称。察孝廉,举秀才,皆不就。文帝辟为相府掾,奉使于蜀。时蜀新平,人饥土荒,颂表求振贷,不待报而行,由是除名。
武帝践阼,拜尚书三公郎,典科律,申冤讼。累迁中书侍郎。咸宁中,诏颂与散骑郎白褒巡抚荆、扬,以奉使称旨,转黄门郎。迁议郎,守廷尉。时尚书令史扈寅非罪下狱,诏使考竟,颂执据无罪,寅遂得免,时人以颂比张释之。在职六年,号为详平。会灭吴,诸将争功,遣颂校其事,以王浑为上功,王浚为中功。帝以颂持法失理,左迁京兆太守,不行,转任河内。临发,上便宜,多所纳用。郡界多公主水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