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查高一全科试卷(9科15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5份)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1-3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4-12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技术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1-3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4-6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7-12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1-3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4-6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7-12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1-3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4-12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听力.mp3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浙江省慈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慈溪中学 期中检查高一(1-12)班语文试卷
(分值: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í) 摇曳(yè) 抛锚(máo) 不胫(jīng)而走
B.泥淖(nào) 恣(zì)意 颓圮(pǐ) 横槊(shuò)赋诗
C.静谧(mì) 赭(zhǔ)色 戕(qiāng)害 围炉煮茗(míng)
D.不啻(cì) 愀(qiǎo)然 饿殍(piáo) 挥斥方遒(qi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布署,完全有条件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B. 至少有两点足可令人深思:第一,文学创作和市场运作并非水火不相融;第二,文学创作绝对不是简单的市场运作。
C.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
D. 天一阁以藏书丰富斐声学术界,阁中明代典籍较多,此外,还汇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碑贴,其中著名的是北宋的拓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出了差错,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老是埋怨别人,推托责任。
B.“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C.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
D.围观的市民对男青年的做法不赞一词,纷纷指责他骑马上下班是“搞噱头”、“哗众取宠”、“威胁交通安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几个年轻人选准目标,经过反复试验,潜心攻关克难,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结肠病的新药,引起了厂家的关注。
B.1月21日上午,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举行春节茶话会,邀请已故知名人士和党外全国政协委员夫人欢聚一堂,共叙友谊,喜迎新春。
C.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所以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中另外七个人是柳宗元、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曾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C.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李斯和韩非子是他的学生。《荀子》今存32篇,《劝学》是其开篇之作。
D.朦胧诗,指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诗歌创作。在创作实践中,朦胧诗力图以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艺术表现方式去打破传统诗学的框架。其代表诗人有食指、北岛、舒婷等。[gkstk]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6、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