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3930字。
八《台阶》江陈中学江上雪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等词语。
2、把握父亲形象的特点及意蕴。
(二)能力目标
1、把握课文的叙述角度,体悟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的双重感情色彩。
2、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3、理解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
感受父亲性格中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
二、重点难点:
1、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和组织材料的详略安排。
三、教学方法:
1.复述法。本文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在情节的发展变化中完成的。通过认真阅读,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意蕴。
2.研讨探究法。引导学生抓住全文的关键性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课文。质疑研讨,理解父亲形象的深层意蕴,感悟文章的主旨。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透过朱自清先生饱含深意的《背影》,我们分明看到了困顿前行中的父辈的身影,今天学习的李森祥的《台阶》,将以小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父辈们现实的生活画卷和深沉的精神世界。
二、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1.检查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
(1)注音
涎( )水 揩( ) 尴尬( ) 凹凼( ) 筹( )划
黏( )性 镶嵌( ) 蹿( )上 掺( )上 胯( )骨
糟糕( ) 撬( ) 倔强( ) 门槛( ) 茬( ) 硌( )
(2)释义
揩:擦、抹。 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 烦躁:烦闷急躁。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大庭广众:人很多的公共场合。
2.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讲述故事梗概,然后思考问题:
(1)故事梗概:父亲总是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总是对人家的高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喜上心头,但是为此却付出了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
(2)思考问题:A、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B、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C、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为什么?
D、你如何认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3、学生自由探究,教师点评指导。
【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