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案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5/12/14 14:51: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90+2550字。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编写:毛亚军      审核:张大伟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3、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二、课前预习
  1、历史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
  史书体例  :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他的《通鉴纪事本末》。
  3、学习文言文要掌握哪几类知识
  (1)通假字(每篇课中出现的通假字要整理到积累本上)。
  (2)异读字(一个字保留了两个以上的读音,且音不同则义不同的字)。
  (3)古今异义,有:词义的扩大、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轻重、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和名称说法的改变。
  (4)偏义复词:即一个词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相反的语素构成,只取其中的一个语素的词义,另一个只作陪衬。例如:昼夜勤作息,词义偏在“作”上。
  (5)一词多义。即一个词有多种含义。如“食”有“吃”、“吃的东西”“专指饭”等词义,如何判断一个词究竟用哪个词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
  (6)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