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全科试卷(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听力)(9份打包)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听力.mp3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doc
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考试语文科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词或短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忤视(wǔ) 踯躅(zhízhú) 小人所腓(fēi) 彘肩(zhì )
B.收盛(chéng) 揽茝(chǎi) 更虑之(gēng) 有郤(xì)
C.嗔目(chēn) 目眩(xuàn) 遗(yí)施 葳蕤(wēi ruí)
D.拜谒 (yè) 伶俜(líng pīn)共(ɡònɡ)其乏困 变徵之声(zhǐ)
2. 下列短语或句子中字形没有错的一项是 ( )
A.竟周容以为度 珮缤纷其繁饰兮 下者飘转沉塘坳
B.非我愆期 无食桑椹 忳郁邑余侘傺兮
C.于嗟鸩兮 躬自悼矣 荡胸生曾云
D.隰则有泮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偭规矩而改错
3.对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匪我愆期 愆:拖延
C.多谢后世人,戒之甚勿忘 谢: 告诉
D.越国以鄙远 鄙:卑微,低下
4.下列语句不是特殊句式的一组是( )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 .高余冠之岌岌兮
C .焉用亡郑以陪邻 D .何厌之有
5.指出句中“见”字用法表被动的一项:( )
A.相见常日稀 B.君既若见录
C.渐见愁煎迫 D.府吏见丁宁
6.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否泰如天地 B.行李之往来
C.处分适兄意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很多老人虽然没有听说过“精神赡养”这个词,但生活中他们对精神赡养的需求却是明确而实在的,他们渴盼 。
(2)100年后的今天,黑人依然备受压榨,依然生活在贫困中,依然是故土家园的流亡者。现在我们要把这种 的情况公之于众。
(3)作家们通过心理、肖像、语言、行动等多方面的描写赋予人物生命,使之 ;读者走进作家构筑的艺术世界,与许多性格独特的人物相识。
A.手足之情 耸人听闻 栩栩如生 B.天伦之乐 骇人听闻 呼之欲出
C.手足之情 骇人听闻 栩栩如生 D.天伦之乐 耸人听闻 呼之欲出
8、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一套理想的电脑教材,除了要有有经验的教师参加外,还应当有设计人员、心理工作者的协同工作。
B.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民众羡慕公务员,同时,六成受访公务员有过辞职念头。
C.一种为家庭提供烹饪劳务的记时服务近来在许多城市格外走俏,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一条门路。
D.在对WTO问题的关注上,过去主要集中在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多是从微观层面考虑问题,而对于经济体制等宏观问题却思考甚少。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柳宗元与山水的相遇,多少有些偶然、被动和无奈。____ 。____ 。____ , ,____ 。____ 。最后,山水与人合而为一,并且化为山水之文。
①与此相应,山水也走进了他的文章之中
②不过,或许是永州山水的深情召唤
③他不是自愿来到这里,而是被无可抗拒的力量抛掷到了这里
④或许是自己的突然醒悟
⑤当他来到这块荒蛮瘴疠的土地时,心情的消沉郁闷可想而知
⑥总之,柳宗元终于在山水中找到了自己新的生存天地
A.⑤①⑥④②③ B.⑤④①③②⑥ C.③②⑤⑥①④ D.③⑤②④⑥①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