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长葛一高高二语文晨读学案(5份)
- 资源简介:
- 5份。 - 长葛一高高二语文晨读学案(一) 
 一、读一读(褒贬两用成语)
 1.暗送秋波:本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现也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2.独善其身:善,使之善,指修养,原指不得志时,就独自把个人的品德才能
 修养好。《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多指只顾自己好,不
 管他人。
 3.粉墨登场:粉、墨,指化装品。场,戏场。用粉、墨化装上台演戏,也比喻
 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例:这位老艺人出生于梨园世家,七岁就~。
 4.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5.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6.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7.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8.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9.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
 审视。
 10.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二、写一写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
 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3.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
 句子是: , , 。
 4.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
 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
 因的语句是: , ,
 ?
 5.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
 ; ,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
 唐敬宗广建宫室。
 6.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
 , , 。”
 7.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
 ……
 长葛一高高二语文晨读学案(三)
 一、读一读
 1、不名一钱:名:占有。形容极其贫穷,一个钱也没有。
 2、不足为训:训:法则,典范。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不足信。
 3、不可名状:名:说出。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4、鬼使神差:差:差遣。有鬼使唤,有神差遣。比喻人做事在不自觉之中投入。
 5、差强人意:差:稍微。还算能振奋心意。比喻大致令人满意。
 6、等量齐观:量:衡量,估量。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一样对待。
 7、洞烛其奸:洞:深入,透彻。烛:照亮。形容看透对方的阴谋诡计。
 8、阿其所好:阿:曲从。曲从别人的意图,迎合别人的喜爱。
 9、耳濡目染:濡:沾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10、繁文缛节:缛:繁多。烦琐而多余的礼节。也指烦琐而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二、写一写
 (1)飞湍瀑流争喧豗, 。
 (2) ,此时无声胜有声。
 (3)艰难苦恨繁霜鬓,
 (4) ,鱼鳖不可胜食也。
 (5)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6)为天下笑者,何也? 。
 (7)天下有道, ;
 天下无道, 。(《论语》)
 (8)哀吾生之须臾, 。
 挟飞仙以遨游, 。 (《赤壁赋》)
 (9)秦人不暇自哀,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10)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答案解析】
 (1)砯崖转石万壑雷 (2)别有幽愁暗恨生
 (3)潦倒新停浊酒杯 (4)数罟不入洿池
 (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7)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8)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
 (9)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0)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三、背一背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凡诗人都是嗜酒的,凡诗人都是爱花的,只要有酒有花的地方,就该是诗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