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9100字。
《历史的回声》阶段检测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暴(pù )霜露 架梁之椽(chuán ) 纶( lún )巾 阿(ē)房宫
B、 锱铢(zīzhū) 鼎铛(chēng)玉石 翠峰如簇(cù) 胜负之数(shǔ)
C、六国互丧(sàng) 率 赂(lùo) 秦耶 囷囷(qūn)焉 辘辘(lù)远听
D、数(shǔ)吕师孟叔侄 从(zòng)散约败 尽态极妍(yán) 逦迤(lǐyǐ)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龇牙 嗔怒 奄奄一息 壁立千刃
B、巉峭 惬意 毛骨耸然 唾手可得
C、昏厥 痉挛 妃嫔媵嫱 钩心斗角
D、炽热 硕大 鞭僻入里 怨天尤人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B.逗号,还可以用在感叹语气不强的感叹词的后面,如:哦,你还认为自己没错?
C.金属工具和技术推进了农业的发展,导致了脑、体劳动分工、城乡分离、贸易发展。
D.我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得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颜之推看,弈棋有风雅之趣,可助消愁释愤,并非玩物丧志。
B.这几年国内知名企业的老总,在进军电脑领域时,并没有想象中的挥金如土的派头。
C.一位农民举着今年9月刚刚换发的土地承包经营证:“我可吃了定心丸了”
D.我从来就不会写诗,现在却偏偏要我写诗,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动物们在争辩谁是世界上最好的,结果一致公认是驴子。
B.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院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C. 尘土太厚,这又怎么能不让卫生检查团的人不皱眉头呢?
D. 专家组经过分析论证,排除了不可抗力和人为破坏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认定“12.23”井喷特大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在诗歌方面,人称他为“小杜”,以别于杜甫的“老杜”,后又与李商隐并称,称“小李杜”。 杜牧的这篇《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初期典范之作。
B、萧乾,汉族,原名萧炳乾,北京人,著名记者、作家、杰出的文学翻译家。萧乾的《流民图》、《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国际援助的滇缅路的修造情况。
C、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伟大革命导师列宁称誉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D、苏洵,北宋眉山人,字明允,自号老泉,世以其父子俱知名,称“三苏”,有诗赞曰“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著有《嘉祐集》。
二、课内语段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7—10题(12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