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全科试题(8科8份,含听力)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mp3
  • 资源大小: 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11 15:33: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化学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生物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数学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物理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英语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英语听力_OUTPUT.mp3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1月月考政治试题.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而是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C、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D、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B、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C、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D、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信息时代,他们既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时尚的制造者。
  B、海德格尔、罗斯扎克等人的忧思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只要拥有文化话语权,无论是草根还是精英,都能更早地接受新事物、拥抱新的文化场。
  C、既不必过分沉溺于文化乡愁,也不能闭关自守,这是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到来时主流文化建设者应有的态度。
  D、在文化领域,因受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影响,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显德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
  宋初,改刑部。建隆九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    )
  A.按劳分配B.平均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劳动产品还不够丰富
  3.李某是一个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收入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 44000元   26000元      B 36000元  19000元
  C 49000元   21000元      D 44000元   11000元
  4.华西村村民除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外,每年还可以按股进行分红。按股分红取得的收益(  )
  ①属于按资本要素的分配    ②是对以往几千年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③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    ④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做到 (    )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
  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针对漫画中出现的问题,我们                       (  )
  A.必须进行所有制改革,坚持按劳分配
  B.必须规范收入分配,完善分配体制
  C.必须让政府决策一切,平均分配
  D.必须保护各种收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据此回答7~8题。
  7.孔子的话中错误之处在于 (  )
  ①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②违背了效率原则 ③割裂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④把平均主义当成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启示是(  )
  ①要消除收入差距 ②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 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有效激发了中国人追求财富的热情,也在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然而,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分配不均又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深刻影响着中国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下列说法中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有(  )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标准
  ③降低垄断行业过高的工资水平  ④增加居民消费信心,降低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