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星首发】江苏省海安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高三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1/20 20:16:3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9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27题,约11630字。课件共26张,讲解1-19题内容。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高三语文试题Ⅰ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匆忙的世俗生活激流冲击下,能够恬然深思的心灵愈加稀少。如果说尼采式的敏感哲人曾对此发出         的急切呼叫,那么,罗素,作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哲人,我们又从他口中听到了          的明智规劝,但愿这些声音能        今日性灵犹存的青年去寻求一种智慧的人生。
  A.振聋发聩   耳提面命   开启     B.振聋发聩   语重心长   启迪
  C.震耳欲聋   耳提面命   启迪     D.震耳欲聋   语重心长   开启
  【答案】B
  •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 语重心长: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形容对人真诚的劝告或忠告。
  • 开启:用以指启开或打开、从某一点起等。
  • 启迪:开导,启发的意思。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事故调查组要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查清技术和管理原因,准确认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给遇难者家属和全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B.《白毛女》吸收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采用中国民歌的曲调,民族艺术与西方艺术相结合,揭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C.工人题材的诗歌借助网络平台实现了诗歌的自我教育,可发表个人作品,可相互切磋交流,表达了自己漂泊、处处碰壁而又不放弃梦想的生存状态。
  D.科学家首次发现人类大脑中与智商有关联的两组特定基因簇,不但有助于未来开发更高效的神经系统疾病疗法,还加深了研究人员对智商的理解。
  【答案】A
  3. 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B.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C.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D
  4.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新人相濡以沫,白首偕老。
  B.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C.值此店庆,肖总忝列董事,因事不能躬临,本人代为致歉。
  D.各位同仁,以上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处,敬请斧正。
  【答案】B
  斧正这个词 千万不能乱用
  文人之间交流
  ,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当数谦辞了,要不为什么要说文人"酸"呢!文人最最要紧就是那个自恃清高,那个让人尊重,当然首先的是先尊重别人。这点在旧时代的文人间交流的函件中可以领略到。诸如:台鉴、钧鉴、教正、指正、海涵等等,但是很少使用"斧正"一词的。
  "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这段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叫做郢人的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象苍蝇翅膀一样薄。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一个国家的国君(宋元君)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刺激,便在鼻子上弄点石灰,也让匠石来"运斤成风"。匠石回答说,"我过去是会这个绝活的,但现在玩不成了,因为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成语"运斤成风"就是说的这个故事。后人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
  从故事中我们不难理解,这个"绝活"需要双方配合,不但"斧正"者要"运斤成风",还需要被"斧正"者的"立不失容"。但在"斧正"过程指的是双方应该是"技术水平"很高的人物中进行的,这就不难理解应该是"高手"间的切磋。如果今天我们使用在自己初学便要求较专业一点的人来"斧正",一是根本不需要"斧正"的"斧正",二是自己没有求教于人的虚心,人家如何指点于你?
  文人中讲究的就是虚心,然而自己将位置摆的很高,对方是无法合作的,只好"原物奉还"。
  那么这些谦辞如何运用呢?这个要看双方的地位。
  如果是同学、水平相当人之间交流,那就使用"雅正"、"指正"--含有共同欣赏的意思,对方会运用恰当的语句将对你作品的不同看法指出来。
  晚辈呈给长辈,学生呈老师,初学呈专家,作者呈编辑,使用"教正"、"赐教"较为恰当,因为含有虚心请教的意思。这样容易使对方接纳你……
  "斧正"一词,确切地说应该是学术专家双方之间的词,但是还没有一位真正理解其含意的人使用过,一般是第三方使用。
  中国的词汇很丰富,往往自己出于谦虚的本意,而因谦辞运用欠妥会适得其反,提醒你使用时应该考虑对方是否"接纳"这个词,才能达到你预期效果的。
  所以说谦辞的运用是应该慎重的。
  5. 对下面一段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