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津:读书破万卷,源头活水来——名人读书趣谈
- 资源简介:
约7030字。
【作文指津】
读书破万卷,源头活水来
——名人读书趣谈
编写者: 射阳实验初中杨正春
知识点击
师: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句话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和对人的心灵的塑造说得再深刻形象不过了。同样,阅读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有着很大的作用,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还能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习作中。平时,注重多种阅读方法结合,增加阅读量,可以很好地积累作文素材,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
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能活跃思维,提高我们的作文能力。现在回想起来,发现也有许多名家的读书小故事很有趣。
师:我们就一起来重温名人读书趣事吧!
读书趣谈
师: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比较喜欢“跳读”法。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生:这种“跳读”法挺好的,既可以节省时间,也能从整体上把握书的内容,我以前也采用过,但我听说,“书”越读越厚的方法,也很实用。
师:你所说的方法是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还是著名的科普作家。他一生勤奋好学,读过大量书籍,写过很多文章,是我国自学成才的典范。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是一个学习、接受和记忆的过程,也是知识不断丰富、不断积累的过程。比如每个生字都要查字典,每个不懂的句子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不懂的环节都要加上自己的注解,还要看一些参考书和有关资料。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就是把已经学过的东西进一步加工,经过消化、提炼,把全书各部分内容串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