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时,约3570字。
1、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 。
2.体会精练优美的语言,了解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诵读法,想象法,情境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1.体会精练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作用
2.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蕴涵的思想感情和革命领袖的豪迈情怀、伟大抱负
【教学设想】
《沁园春·雪》,这首词大气磅礴,写景,纵横数千里,论史,上下几千年,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豪情壮志。从教学过程来看,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初读--听读--导读,最后分组诵读;从方式上看,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听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读出词味,欣赏、领悟词的优美语言和优美意境,籍此落实教学目的。所以诵读既是教法,也是学法。因为当堂背诵是本课教学重点,在学法指导上,采取画面再现法和关键字句提示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毛泽东以及写作本词的背景
2.流畅地朗读全文,把握词意
3.赏析上阕,有感情地背诵上阕
二、教学重点:同上2、3
三、教学难点:同上3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古往今来,写雪之句,数不胜数。同学们记忆比较深刻的有哪些名句呢?
“千山鸟飞绝,……”
“忽如一夜春风来…”
“窗含西岭千秋雪…”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伟人毛泽东的一篇写雪的名篇《沁园春·雪》。(板书课题作者)
2.题解(如果时间紧,可以略讲)。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
这首词做于1936年2月。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我东北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政府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采取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另一方面,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毛泽东同志也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指出了中国人民抗日运动蓬勃发展和世界革命运动即将到来的新形势。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为了贯彻党的决议,率领红军东征,开赴抗日前线。在这次东征中,适逢大雪,他填写了《沁园春雪》这一著名诗篇。
这首词的发表,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1945年8月,蒋介石妄想独吞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同时又假惺惺地电邀毛泽东同志去重庆谈判。毛泽东同志为了揭穿骗局,教育人民,从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谈判期间,柳亚子先生向毛泽东同志“索句”,毛泽东同志就将这首词抄写给他。后来就发表在重庆报纸上,在人民中广为传诵,增强了他们对革命取得胜利的信心。
这首词的写作和发表虽然相隔近10年,但两个时期都是祖国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都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3.把握词意
l 录音范读,学生齐读
l 借助注解,把握这首词的意思,重点掌握下列字词的意思
惟余莽莽 大河 顿失滔滔 蜡象 须 红装素裹 妖娆
折腰 文采 风骚 俱 风流人物
l 各用一句话概括上下阕的内容
明确: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下阕纵论历代英雄
4.评点词景,学习上阕
l 点名朗读上阕
l 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明确:这3句开篇点题,突出了“冰封”“雪飘”(加黑的词均板书,下同)。“千里”“万里”是互文,是说“千里万里冰封雪飘”。它描写了祖国幅员的广大,也反映了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