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科技成就》ppt11
- 资源简介:
共36张。
必修三历史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知识主线】: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技发展上的主要成就,主要涉及国防、农业、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几个领域。国防科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原子能和火箭等领域的重大突破;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中国在杂交水稻技术上取得的伟大成就,对中国和世界解决粮食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化时代,中国在巨型计算机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中国政府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航天技术等高新科技领域也迅速发展,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情感主线】:(1)通过对新中国取得的各项科技成就的掌握,使学生认识到在新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发挥的重大作用,进而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科技对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力。(2)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感情,激发其对现代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重点】:1、新中国成立后原子能、计算机及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成就。
2、袁隆平及其杂交水稻。
【难点】:新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及意义。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层次:识记新中国在国防、农业、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2、能力提升层次:理解新中国各项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通过认识、体会科技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体会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而坚持“科教兴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五、教学方法:
1、问题式教学:教师层层设问并引导学生质疑设问,让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养成爱问深究的好习惯。
2、多媒体课件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使课本内容形象直观的同时增大了课堂容量。
3、情境式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领会,做出正确判断的同时培养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感。
六、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两弹一星”即国防现代化,“东方魔稻”即杂交水稻技术,“银河”系列计算机即计算机技术,“神舟”号飞船即载人飞船技术。讲述这四部分时,主要按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