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广东省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3/5 21:25: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6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9070字。

  2015-2016学年度广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四大题22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同时填写考区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第1~4、10、14、18~20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答案写在问卷上无效。
  3.第5~9、11~13、15~17、21~22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与积累(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其出人也远矣          出:超出
  B.不耻相师              师:学习
  C.官盛则近谀            谀:奉承
  D. 郯子之徒             徒:徒弟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与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犹且从师而问焉/云集景从
  B. 吾未见其明也/明眸善睐
  C.君子不齿/唇亡齿寒
  D. 作师说以贻之/贻笑大方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古代文章没有标点,阅读时通常把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常用圈和点来标记。
  B.百工原是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行业的总称,也泛指各行各业的工匠艺人。
  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社会特有的阶层,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地位、有声望的读书人。
  D.六艺指《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技艺,相传为周朝官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文章指出没有人一出生就能懂得道理,古代圣人也需要从师学习,并以孔子为例证明这一点。
  B.作者主张更应重视对“道”的学习。文章认为词句意思和句读的学习只是抓住了学习中次要的方面,“道”的学习才是主要的方面。
  C.本文批判了当时上流社会的陋习。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分析现状,批评了士大夫们自己不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的现象。
  D.作者在文末点明了写作的缘起。因为有感于自己的学生李蟠能够不被当时的不良风气左右,虚心求学,故写此文来表扬他。
  5.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过秦论》)
  (3)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4)以夫空空之内,粪壤之理,而责其大击之效,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鞭贾》)
  6.把下列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