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课时,约3700字。
过秦论
贾谊
教学目标:学习本文,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政治见解,着重识记并理解“窥、蒙、因、爱、致、离 、制 、延、逡巡、弊 、奋、隳、践、瓮、牖 、绳、、枢、倔”等词的含义,归纳“制、亡、利、固、遗、度”等多义词的义项,积累本文出现的通假字、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注意本文中出现的句式,背诵课文后两 段 。
教学重点:6个多义词义项,掌握课文内容,背诵课文后两段。
教学方法:教读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熟读课文,翻译课文。
教学重点:6 个多义词
教学内容:导语:一、作者及写作背景:贾谊(前100—前168)西汉政治家、文学家,洛阳人。世称贾生。年18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河南守吴公爱其才,召置门下,后吴公为近尉,乃荐之于汉文帝,其时贾谊20有余,为博士,不久被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文帝甚至想提升他为公卿。遭大臣周勃、灌婴等陷害,贬为长河王太傅。四年后返京,又拜为梁王太傅,后数年,梁王堕马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可见《目标检测》十六1)
关于贾谊悲剧的一生,毛泽东曾与过一首《贾谊》
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
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堕马寻常事,
何须哀伤付一生。
他不但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难得的政论家,他所写的《过秦论》也是文学家所写政论文,富有汉赋的气势、笔法。鲁迅先生就曾认为他《过》是“两汉鸿文”。
贾谊生活在西汉初期,由于此前经过500多年的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口减少,所以他极力主张仁政以“安民”曾多次上疏,评论时政,《过》就是为宣传这种主张写的,借说秦之过规劝汉文帝“安民”。《过》有上中下三篇,这儿选的是上篇,还有一著名的政论文,是《论积贮疏》(见《目标与检测》十五1)
关于题解,见注释1
二、翻译课文:(具体见教材)
总结:1、活用现象⒈名词活用作状语:席、包、囊,内、外、东、南、北、云、响、景,⒉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斗、离、却、朝、弱、亡⒊名词用作动词:瓮、绳、帝王⒋形容词作名词 :固⒌形容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