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
- 资源简介:
约7090字。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
一、高考试题回顾
(一)2015新课标卷作文题
(2015•课标卷Ⅰ)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任务指令)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根据任务指令来选择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对任务指令的提示)。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15•课标卷Ⅱ)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任务指令)
要求选好角度(根据任务指令来选择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2015年新课标卷作文要求与以前要求的对比
2015年以前新课标卷对使用材料及写作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可见,2015年以前的写作要求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即可,而2015年在使用材料上是既要考虑任务指令(见上题中),又要“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即给小陈写信不能不涉及其他人物,因为小陈的做法不是孤立的;认为老王更具风采,也得兼及大李、小刘,不然就不是“更具风采”。
原来的“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的“选好角度”是“不确定的角度”,是“泛角度”,容易形成考生的宿构和套作;2015年作文的“选好角度”,是根据任务指令来选择角度,是有明确要求的角度,能够尽量避免宿构与套作。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前景
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材料作文题给考生提供充分的作答空间、多元的立意角度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过多的角度,学生容易选择一个自己有所准备的角度进行套作,从而失去了让考生在题目中丰富材料选择、辨析的作用。因此,有专家戏称,材料作文也走到尽头了。为了解决材料作文宿构和套作的问题,今年部分作文题在设计过程中,承继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等传统优势的同时,又在避免套作、宿构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如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新课标甲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新课标乙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