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5 17:01: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90个字。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逼狭、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爱国精神
  能力目标
  理解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文章通过一系列比喻进行生动形象的说理的写作手法
  德育目标
  以作者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的语言,感受李大钊博大磊落的英雄气魄和非凡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1、理解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的含义
  2、学习本文借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理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鸦片战争使中国进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中国主权不断受到资本主义殖民者的剥削,人们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高呼人们起来反抗,以赢得民族的独立和自由,他们有的手持钢刀,用敌人的血来祭奠那逝去的灵魂;有的愤书疾笔,希望唤醒人们麻木的灵魂或者痛斥侵略者的不良行为……因此,无数的英勇战士倒在了血泊之中,无数的优秀篇章流传至今,李大钊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其中的一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一起来感受作者那满腔的热血与豪情。
  二、作者介绍
  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入天津法政专门学校学习,1913年赴日本,就学于早稻田大学,1916年回国,任北京《晨报》主笔,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播,宣传反帝爱国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李大钊同时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李大钊选集》、《李大钊诗选注》。
  三、写作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和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封建复古势力也再次对新文化运动进行疯狂的反扑,中国社会黑暗到了极点。
  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那些民族精神不健全的人、懦弱的人和奴颜婢膝的人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或化敌为友、为虎作伥,或者畏惧斗争循迹而去。而大多数正直的爱国志士则在黑暗中徘徊,精神不振。
  针对这种情况,李大钊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在严重的历史关头,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树立起冲破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期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救民事业变成全民性的事业。
  四、初读课文、扫清字词
  1、字音
  逼狭bī xiá    崎岖qí qū   阻抑yì   
  魄(pò)
  2、释词
  逼狭:非常狭窄、艰难。
  崎岖:形容(山路)高低不平。
  阻抑:阻碍抑制。
  回环曲折:反复循环、弯曲。
  亦复如是:也是如此。
  魄势:气魄、威势。
  五、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1、朗读文章,在朗读的时候思考下每一段的文章大意。
  ①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