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6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全科试卷(7科5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 九年级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8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13 13:43: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6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6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政治历史试卷.doc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6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doc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6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试卷.doc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6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doc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6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doc
  海安县2016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
  语  文
  一(2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15分)
  yín sòng古典诗文,是走向诗意人生的最佳途径。从秦文中我们学会了犀利精辟,从汉赋里学会了汪洋恣肆,从唐诗中学会了激情飞扬,从宋词中学会了哲理与chán mián,从元曲中,我们又学会了  A  (一唱三叹/一言九鼎)。这是灵魂与灵魂完美jiāo róng,古人与今人同喜同悲,
  ▲             。这样的日子,一刻千金,一梦千年。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yín  sòng       chán mián         jiāo  róng
  1. 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横线上。(1分)
  ▲     
  3.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2分)
  ▲   ▲   ▲                                   
  4. 城北中学九年级(6)班拟举行“古典诗文与诗意人生”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9分)
  ⑴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则富有号召力的宣传标语。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   ▲   ▲                                   
  ⑵校学生会准备在校刊上刊登有关诗词类的文章,请你设计两个栏目。要求:结构一致,每个栏目不超过6个字。(4分)
  ▲   ▲   ▲                                   
  ⑶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根据名著内容对对联,请你任选下列一部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出下联。(3分)
  上联: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下联:            ▲   ▲   ▲               
  《朝花夕拾》   《汤姆??索亚历险记》
  5.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⑴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
  ⑵乱入池中看不见,           ▲          。(王昌龄《采莲曲》)
  ⑶           ▲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⑷           ▲          ,白铁无辜铸佞臣。(《对联六副》)
  ⑸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          ,           ▲          ”两句,本是用来表达寄情山水的情趣,后人常用来比喻别有用心。
  ⑹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时仍笔耕不辍,他的学生担忧他的身体,季老先生引用苏轼《浣溪沙》中的句子说:“           ▲          ,           ▲          。”
  中&华&资*源%库(二)(6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6分)
  浣溪沙
  [宋]晏殊
  $p;源:u.com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行
  [宋]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6.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        ▲      ,这从“    ▲    ”一词可以看出。(2分)
  7.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3题。(17分)
  裴琰之
  裴琰之作同州司户①,年才弱冠,但以行乐为事,略不为案牍。刺史谯国公李崇义怪之而问户佐。佐曰:“司户达官儿郎,恐不闲②书判。”既数日,崇义谓琰之曰:“同州事物固系③,司户尤甚,公何不别求京官,无为滞此司也。”琰之唯诺。复数日,曹事委积,诸窃议以为琰之不知书,但遨游耳。他日,崇义召之,厉色形言,将奏免之。
  琰之出,谓其佐曰:“文案几何?”对曰:“遽者④二百余。”琰之曰:“有何多,如此逼人。”命每案后连纸十张,仍命五六人以供研墨点笔。左右勉唯⑤而已。琰之不之听,语主案者略言事意,倚柱而断之,词理纵横,文华灿烂,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