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全科试题(9科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16 22:27: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文)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理)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学科  高一年级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毫无疑问,《西游记》是佛教文本。其本事为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西天取法的历史事件,并以佛教“原罪——消业——解脱”的教义体系为基本情节模式,宗教倾向上虽然佛道并举,但“重佛轻道”更为明显,因而在书写风格上清淡脱俗,字里行间洋溢佛光禅意。但是,令我们深感诧异的是:《西游记》在后来的演化中逐渐脱离了佛教轨道,最终被道教徒攘夺。
  众所周知,《西游记》中“圣僧出世”的故事,有“亵渎圣僧”之嫌,久为佛家诟病,直接导致佛教徒主动疏远、拒绝,放弃《西游记》这块本属佛教的阵地。而且,“圣僧出世”的故事,对佛教徒打击最大,但却完全符合道教的教义,成为《西游记》道教化的重要一环。
  因为《西游记》采用神魔小说的载体形式,唐僧形象被矮化和丑化。在神魔精魅世界中,唐僧作为凡人最为愚昧、软弱,与孙悟空“上天入地、莫能禁止”的无量神通相比,作为师父的唐僧黯然失色,从形象到性格几乎乏善可陈。对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化伟人做如此颠覆性的“异化”,引起佛教徒的强烈反感。这与史书记载和历代各种“西游”故事完全不一样,“神魔”这一载体形式对于“唐僧取经”定型、传播的是非功过,值得研究。
  相对于佛教徒的主动退让,道教徒却对《西游记》充满热情,他们从一些故事情节和文字中看到了客观存在的道教内容,于是大肆阐发,甚至不惜恶意增删、篡改,做道教化“误读”,最终将《西游记》拉入道教的彀中。
  《西游记》的道教化“误读”始于清初康熙年间。时有“奉道弟子”汪澹漪,倾尽全力,将《西游记》评点、篡改为《西游证道书》。为了实现《西游记》道教化目的,汪澹漪不择手段。除了在文本中充塞大量道教内容之外,还将《西游记》作者定为宋元之交全真教道祖邱处机;又附录一篇《长春真君传》,歌颂邱处机历时四载远赴雪山劝化成吉思汗的“一言止杀”的仁德功业,并以此暗喻唐玄奘大师西行壮举;再编撰一篇《玄奘大师行状》,揭示《西游记》之原型。应该承认,汪澹漪不愧为一个高明的图书包装策划师,从此,《西游证道书》大行其道,成为首屈一指的道教典籍。后来流行的《西游记》文本,如《西游真诠》《西游原旨》《西游正旨》都是脱胎自《西游证道书》的道教评本。
  道教徒怎么会如此看重和觊觎一部佛家稗说呢? 考察佛道两教发展实际,结合《西游记》的相关描写,可以看出道教徒攘夺《西游记》并非偶然。在中国宗教史上,佛道两教多有缠夹,其关系可概括为共存、互渗、竞赛和论争。道教教义芜杂,修炼方法繁杂不得要领,成仙无可证实,尤其“老子化胡”一说荒诞不经,不能使人信服,所以历史上佛道论衡的总体趋势是佛胜道负。清代,随着外来宗教和民间宗教的崛起,道教日显衰落,失去主导地位。再者,明清之际,实学昌盛,西风东渐。在这一社会文化大背景下,道教徒感受到自身危机,急于将自家思想回归正统,以及对其内部各种旁门邪说进行清理、批判。
  凡此可见,从汪澹漪开始,道教徒一直坚持对《西游记》做道教化“误读”,直至它花落道家。
  (选自竺洪波 《<西游记>为何被清代道教徒攘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西游记》的字里行间充盈佛光禅意,书写风格上清淡脱俗侧重佛家,而且在宗教
  倾向上“佛道并举”的特点更为明显。
  B.在《西游记》神魔精魅的世界中,唐僧被矮化、丑化。佛教徒对这位文化伟人被如
  此颠覆性“异化”有强烈抵触情绪。
  C.汪澹漪将《西游记》作者定为全真教道祖邱处机,歌颂他劝化成吉思汗的“一言止
  杀”的仁德功业,都是为了使《西游记》道教化。
  D.《西游记》从清初康熙年间开始被道教化“误读”,许多道教徒对其大肆阐发,恶意
  修改,最终将其拉入道教范围。
  2.下列不属于道教攘夺《西游记》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 从中国宗教史来看,佛道两教之间的确存在着许多纠缠,这种纠缠关系可以概括为
  互相渗透、竞争、论辩和共存。
  B.道教教义杂乱,修炼方法繁杂不得要领,有的内容不能使人信服,导致历史上两教
  的论衡呈现佛胜道负的总体趋势。
  C.明清之际,实学发展兴旺,西方文化等流入中国。清代,外来和民间宗教崛起,道
  二、古代诗文阅读(47分)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与兄知柔俱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调获嘉主簿。
  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子玄上书,讥“每岁一赦,或一岁再赦,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又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之谚。”又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