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全科试题(5科6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全科试卷 / 高三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06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23 21:42:0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5科6份)
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数学(文)试题.doc
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doc
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doc
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doc
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英语试题.doc
河南省开封市2016届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
  开封市2016届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式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
  ——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社
  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B.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又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
  神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
  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D.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严格按照伦理秩序进行,这种伦理秩序的上升扩充成
  为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家族伦理的机制进行政治统治,用“礼”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这种以家族为本位
  的伦理政治对中国社会秩序影响很大。
  B.伦理道德学说在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等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这
  就形成了以善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
  C.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都表现出了中国
  人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文化人格。
  D.中国哲学家具有贤人的风度,西方哲学家则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葺平砦,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胁,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