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全科试题(8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8科9份)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化学试题.doc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doc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生物试题.doc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数学试题(选修历史).doc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数学试题(选修物理).doc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物理试题.doc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英语试题.doc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5月阶段检测政治试题.doc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二年级阶段检测
语 文 试 题 2016.5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戏谑(xuè) 苫布(shàn) 白发皤然(pó) 擢发难数(zhuó)
B.稍息(shào) 鳜鱼(jué) 稂莠不齐(yǒu) 掎角之势(jǐ)
C.罪愆(qiān) 菜畦(xí) 怙恶不悛(quān) 前倨后恭(jù)
D.箴言(zhēn) 采撷(xié) 呶呶不休(nú) 混水摸鱼(hùn)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B.在严打斗争中,公安干警发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与贩毒分子进行激烈的枪战,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
C.你这人究竟还有没有同情心?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 我们应该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和加强各国人民的交流交往,了解和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努力学习外语。
B. 他以350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了起来。
C. 中山大学“天琴计划”以引力波研究为中心,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先研究,制定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并开展关键技术研究。
D. 乌云逐渐聚集,狂风呼啸着,猛烈地拍打路上行人的脸,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了,修伞的心里格外焦虑。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骈文,以四字六字句相间定句,词语朴实,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借景抒情,而于结尾处发表议论。
B. 青莲居士、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姜夔。
C. 李清照和辛弃疾均为南宋著名词家,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她前期的诗词多表现欢娱,而后期的诗词表现哀伤,作品集《珠玉词》;辛弃疾词风豪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作品集《稼轩长短句》。
D. 高适、岑参、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其中《归园田居》《饮酒》等最具代表性。
5.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送李愿归盘古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