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同步练习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五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6/2 9:21: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郑伯克段于鄢》同步练习
《郑伯克段于鄢》同步自我小测.doc
《郑伯克段于鄢》同步课后训练.doc

  课后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公闻其期   ②吾其还也
  B.①食舍肉        ②民俱有三年之食
  C.①若阙地及泉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①不及黄泉      ②非夫人之力不及此
  2.选出与“君何患焉”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徐公何能及君也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夫晋,何厌之有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3~7题。
  讳 辩
  韩 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 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也。唯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者宫妾,则是宦者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
  注: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不避讳,即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饥”“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贺不举进士为是              举:推荐。
  B.凡事父母,得如曾参                事:侍奉。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超过。
  4.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自我小测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遗之(wèi)      亟请(jí)         虢叔(ɡuó)          不义不暱(nì)
  B.寤生(wù)        祭仲(zhài)       西鄙(bì)           共叔段(ɡōnɡ)
  C.恶之(wù)        百雉(zhì)        繄(yī)             具卒乘(chénɡ)
  D.施及(yì)        城颍(yǐnɡ)       荥阳(xínɡ)         克段于鄢(yān)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修缮     滋曼     百雉     永锡尔类
  B.寤生     不勘     自毙     欲擒故纵
  C.菜羹     纯孝     出奔     其乐融融
  D.遂道     黄泉     亟请     贪得无厌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姜氏欲之,焉辟害                              B.永锡尔类
  C.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D.若阙地及泉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为:给,替。
  B.请以遗之                         遗:赠送。
  C.姜氏何厌之有                     厌:满足。
  D.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恶:讨厌。
  5.下列各句中“请”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请京                                   B.亟请于武公
  C.为之请制                               D.臣请事之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寘姜氏于城颍               寘:通“置”,安置。
  B.公赐之食,食舍肉             食:粮食,这里指代“食物”。
  C.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繄:语气助词,可译为“偏偏”。
  D.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的意思。
  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                  B.既而悔之
  C.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公入而赋
  8.翻译下列语句。
  (1)尔有母遗,繄我独无!
  (2)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韩休,京兆长安人。休工文辞,举贤良。玄宗在东宫,令条对国政,与校书郎赵冬曦并中乙科,擢左补阙,判主爵员外郎。进至礼部侍郎,知制诰。出为虢州刺史。虢于东、西京为近州,乘舆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他郡。中书令张说曰:“免虢而与他州,此守臣为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