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模全科试题(5科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模试题(5科6份)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模理科综合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模数学(理)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模数学(文)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科综合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模英语试题.doc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doc
打靶题听力.mp3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山东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3题。
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一山名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一条石阶小路折转而上,两边一色翠柏,枝枝蔓蔓,撒满沟沟壑壑。树并不很粗,却坚劲挺拔,都生在石上。树根(缘/沿)石壁而行,如闪电裂空; (1) ,如大旗迎风。偶有一两株树直挡路中,那是修路时不忍斫损,特意留下的, (2) 。环视四周,让人感到往日岁月的(细密/细致)。片刻我们爬到半山望寿阁,在这里小憩,山顶石壁上的大红寿字已(历历在目/赫然在目)。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寿字,是书法的精品、极品,日本的书道专家还常渡海西来鼎礼膜拜呢。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刻,距今已四百多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祥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点画笔意。这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期望)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 )
A. 枝枝蔓蔓(wàn) 料峭 B. 砍斫(zhuó) 端祥
C. 坚劲(jìng) 间架结构 D. 小憩(qì) 鼎礼膜拜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沿 细密 历历在目 期望 B. 缘 细密 赫然在目 希冀
C. 缘 细致 赫然在目 期望 D. 沿 细密 历历在目 希冀
3.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 树干破石而出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B. 破石而出的树干 树皮已被游人摸得油光
C. 树干破石而出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D.破石而出的树干 游人已把树皮摸得油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位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接见、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马克•扎克伯格,于2006年创办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成为了人生的大赢家。[]
B.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C.《中国哲学史略》这本书体现出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全书没有一篇文字是未经长期准备和思考就率尔操觚的。
D.苹果公司预计将于2016年9月发布新一代iphone7手机,但从对消费者的调查来看,人们却对此反应平平,由此可见,iphone系列已经不再是炙手可热的手机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因发热患者增多,山东省省立儿童医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B.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C.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时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D.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而民俗文化学在中国则是随着整个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而出现的,其深厚根基则是在几千年的本土文化之中。据史料记载,起源古老的节日风俗乃至一切民间习俗,它的成因一般说来总是与原始社会中一个部落